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芭蕉不展丁香結

芭蕉不展丁香結出自宋代賀鑄的《石州慢·薄雨收寒[1]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闊。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鴻,平沙消盡龍荒雪。猶記出關來,恰如今時節。

將發。畫樓芳酒,紅淚清歌,頓成輕別。回首經年,杳杳音塵都絕。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枉望斷天涯,兩厭厭風月

目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薄雨收斂寒氣斜陽撥開天晴,天地間到處洋溢着春的氣息。十里長亭路邊的柳樹已嫩黃,不知何人倚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煙靄漫空,映帶着遠天的幾點歸來的鴻雁,廣闊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還記得出關時也是這樣情景。

出發前你在畫樓為我餞行時,你流着淚為我唱哀怨的歌聲,沒有想到竟然這樣輕易離別。回首往事已經一年音信全無,你要知道我心裡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捲曲丁香打結重重。又是如同遠隔天涯一樣憔悴,兩地苦相思空對風清和月明。

注釋

石州慢,詞牌名,又名「柳色黃」「石州引」「石州詞」「石州影」。

薄雨:小雨。

空闊:廣闊。

平沙:廣袤的沙漠。

龍荒:指塞外荒漠。古時沙漠中有地名曰「白龍堆」,故又稱沙漠為龍沙或龍荒。王昌齡《從軍行》:「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出關:出塞。關,此指河北臨城,古代為北去的關口之一。

恰如:恰恰是。

畫樓:有彩繪裝飾的華麗樓閣。

芳酒:美酒。

紅淚:原指泣盡而繼之以血。此處指和着胭脂的淚水。

經年:經歷很多歲月,形容時間很長。

杳杳(yǎoyǎo):形容遙遠。

音塵:音信,消息。

方寸:喻心。

丁香結:丁香的花蕾。唐、宋詩詞中多用以喻愁思糾結。

厭厭:通「懨懨」,憂愁苦悶的樣子。

風月:風和月,泛指景色。

賞析

這是一首傷別懷人之作。[2]

上片寫關外的初春景色。前三句寫冬去春來的萬物剛剛復甦,小雨收斂了寒氣,斜陽逗弄着晚睛,春意盎然。「薄雨」、「斜照」表現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個「收」字、一個「弄」字精當巧妙地描繪出了日暮天晴之景,其中「弄」字則運用擬人的手法,把春景寫活,更顯得生動活潑。「薄雨」二句以薄雨、斜照之意象組合成一幅北國早春雨後斜陽、春意空闊之境,寒、空二字透露出詞人冷落、孤寂的心情。「春意空闊」用字簡潔,締領下文的近景和遠景描寫。「長亭」以下幾句具體描寫關外的景色。柳色微黃,才露新芽。不知有哪一位送別的人,傍着馬先將它攀折下來。古有折柳贈別之意,在這裡表現出思歸的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踏上歸途了。在欲歸未歸之際,不禁遙想起,當初出關時也正是現在這個時候。煙霧艨朧,一片蒼茫,在黃昏的暮色下,一群大雁正披着夕陽的餘輝歸來了。寫雁寄情。雁歸也象徵着人的歸心似箭。「煙橫」三句承「春意空闊」而下,寫詞人遠望暮靄煙雲橫空瀰漫於長河水際,幾點歸鴉映帶其間,更具象地展現出北國早春的荒野和蒼茫,詞人羈宦飄泊的寂寞感潛蘊於景中。「平沙消盡龍沙雪」一句再次點明人所處的特殊的地域環境邊塞,也交代了前文所見所感的動因。

下片是追憶當年出關之時的情景和抒發如今離愁的情懷。「將發」緊承「猶記」,引出當年餞別宴的場景。「畫樓」三句寫別時情態,而又透露出無限悔恨之情。酒樓里酒香撲鼻,喝着美酒,聽着伊人唱着動聽的歌曲為自己送行,就這樣,輕易地離開了她。「輕」字着意表現出作者當年的年輕稚氣。未曾嘗過人間悲歡離合之苦,如今才深深地感悟到。尤其是一年又一年之後,音信蹤跡全無更加深了這種悔恨。這兩句語淺情深,道出別後相思與相思而不能得的悽苦。在思、悔、愁中不禁感嘆,「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這三句更進一步,繼苦寫愁,先以一個問句引出詩人別後之「愁」,繼寫雨後的芭蕉與丁香,明是寫景,實是寫情,以景襯情,繪出愁之深,愁之切。「新」字說明愁苦不斷,雙方的愁思伴隨着時間愈結愈深,就像「芭蕉不展丁香結」一般。如何也解不開這思念與憂愁。最後兩句直接抒情,表達作者的愁苦之境,只能獨自在天涯望斷愁腸,雙方都對着風月傷神。下片開始四句緊承上闋結尾,回顧臨別情事,雖一剎輕易別去,而往事歷歷,記憶猶新。中以「回首」二句略提別後景況,最足牽人情思。欲知三句所寫新愁之狀,「芭蕉」句乃取用李商隱《代贈》一首成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甚為自然合貼,且預示結尾二句意。結尾二句則綰合彼此雙方,以見兩情之未了。全詞都籠罩着哀愁的氣氛。

全詞由寫現在的歸心似箭,到追憶過去的輕易離別,又回到眼前的思念苦痛,結構精巧,筆勢連貫流暢,「愁情」貫穿於始終。

創作背景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載,賀鑄愛一美女,離別日久,美女寄一詩傳情,賀鑄得詩,感而作《石州慢》詞。這首詞大約作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至熙寧十年(1077)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出監趙州臨城縣(今河北臨城)酒稅時。

賀鑄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