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蒼南縣位於中國浙江省的最南端,1981年6月建縣,隸屬於浙江溫州,為該市下轄五縣之一。因地處玉蒼山之南,取縣名為蒼南。東與東南瀕臨東海,西南毗連福建省福鼎市,西鄰泰順縣,北與平陽、文成兩縣接壤。

蒼南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7.9℃。蒼南屬轄17個鎮、2個民族鄉。本縣漢族居民分屬閩海民系和江浙民系,分別通行閩南方言,吳語甌江片,蠻話方言等。[1]

目錄

概述

蒼南縣位於浙江省的沿海最南端。隸屬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歷史上一直屬平陽縣轄域,於1981年獨立設縣。蒼南縣地理坐標為北緯27°30′,東經120°23'連福建,1981年6月從平陽縣析出獨立建縣,因地處括蒼山脈之南,取縣名為蒼南。而括蒼山在平陽並沒有什麼名氣.另一種說法是蒼南是,取玉蒼山和南港平原、江南平原中間的一個字而得蒼南.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稱,東與東南瀕臨東海,西南毗連福建省福鼎市,西鄰泰順縣,北與平陽、文成兩縣接壤。蒼南城區距溫州市區81公里,距離省會杭州432公里,104國道自北而南穿越城區。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水量1670.1毫米。總面積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2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5公里。轄10鎮、2個民族鄉,總人口118.46萬人。縣政府駐靈溪鎮人民大道。

地理位置

蒼南總的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呈三角形地帶,西南有5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挺拔其間,地勢高峻,溝源區多峭壁、瀑布;東北端為鰲江口,地勢低平,標高僅3至5米,是河網密布的平原。在亞熱帶溫濕氣候條件下,地表風化作用活躍,風化厚度達l0米以上。流水作用強烈,坡地溝壑縱橫,到處有基岩裸露的沖刷坡。根據地貌成因和形態特點,蒼南應列為侵蝕剝蝕低山範圍。

蒼南縣是浙江省十個重點漁業縣之一,也是浙江省海洋大縣之一,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稱,有着豐富的海洋與漁業自然資源稟賦。全縣海域面積2820平方公里,大陸岸線227公里,所屬海島502個,擁有大漁灣、沿浦灣兩大天然海灣,可利用灘涂面積約12萬畝,淺海養殖面積約7萬畝,擁有漁寮大沙灘、炎亭沙灘、海口沙灘、霧城沙灘、柳壠沙灘、後槽沙灘、長沙沙灘等10餘個大小沙灘。水生生物貝、藻、魚、蝦、蟹品種繁多,有海水魚類372種,貝類425種,藻類168種,蝦類79種,蟹類128種。

蒼南境內主要山脈為望州山,海拔753.3米。由於處於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顯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蓀湖山,地勢險要,蜂巒眾多,最高處為大尖山,上有龍湫,常雲氣蒸騰,風雨雷霆常從此出。

蒼南境內最高峰為鶴頂山,海拔998.5米。因山勢如鶴頂而得名鶴頂山。山上怪石嶙峋,花草茂盛,奇峰異石,想象萬千,登高遠眺,雲海茫茫直達海天之際,遊目騁懷,鄰近城鄉盡收眼底。山上佇立着風力發電場的35根風力發電機猶如擎天巨柱,直插雲霄,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名山美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蒼南縣水資源量比較充沛,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1716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資源量為107.51萬立方米,是全國平均產水量的4倍。其中地表水10.9458億立方米,占總量90%;地下水1.2258億立方米,占總量10%。而按保證率(85%—95%)計算的乾旱年,全縣水資源總量僅有7.641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59億立方米,地下水1.2258億立方米。

自然氣候

蒼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4℃-18℃)左右,年平均無霜期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

蒼南瀕臨東海,海域面積約3.72萬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漁場面積約1.35萬平方公里,水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石斑魚、梭子蟹、小黃魚等珍貴水產品。[2]

旅遊景區

文昌閣

是一座建於明萬年間的樓閣,後毀於遷界。位於蒼南縣金鄉鎮,東臨炎亭,石砰鄉,南與大漁鎮相接,西與錢庫、括山毗鄰,北與巴曹為界,距縣城靈溪23.3公里,距溫州市區80公里。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1709年四月竣工。1948年元宵節毀於火災,存石柱龍門、池塘、石橋。1998年在原址原樣修建。

蒲壯所城

位於蒲城鄉。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抗倭而建蒲門、壯士兩所城,後廢壯士所,併入蒲門所,合稱蒲壯所,隸屬金鄉衛。城圍周長約3公里,城牆兩壁以塊石壘砌,內填夯土,高約5米,城趾闊6.5米,頂闊5米。東南西三向有威遠門、正陽門、挹仙門,各設城樓,並築有瓮城;北面城牆依山而築。全城城堞611口,敵台6座,窩鋪22座。是一座至今保存較完整的明代抗倭城堡。1989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年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碗窯古村

這是一座建於明洪武年間,融古民居、古陶瓷生產線、古廟、古戲台為一體的原始制瓷古村落,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制瓷博物館,這裡除了古窯、水碓之外保留着商品經濟萌芽時期的手工業工場,同時還保留着依山而築的300餘間清初樣式的古建築,有幾座吊腳樓,更具畲鄉風韻。[3]

旅遊指南

交通

隨着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員和貨物流通大量增加,縣內加速交通運輸幹線的建設步伐,水陸交通形成網絡。鄉鎮通車覆蓋面達100%。另有外海貨運航線8條。交通事業面貌煥然一新。2009年末公路總里程(含鄉村道)139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5公里,一級公路37.6公里。全縣通公路行政村776個,公路通達率100%。全縣機動車保有量合計9.86萬輛(拖拉機除外),居瑞安、樂清和永嘉之後,列全市第4位。其中汽車占5.05萬輛,汽車中私人汽車4.41萬輛;摩托車占4.80萬輛。2009年度機動車新增13071輛,大型汽車新增223輛,小型汽車10666增,摩托車2190輛,與2008年相比,汽車總量增長36.33%,尤其載客汽車增速驚人,增長為43.4%,載貨汽車增長為16.3%。

公路

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橫貫境內,即將完成的甬台溫複線高速和在建的228國道,與該縣原有的縣內交通主幹道(靈宜大道、站前大道、龍金大道、靈海公路、世紀大道等)形成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鐵路

溫(州)福(州)高鐵蒼南段已全部建設完成。2009年6月30日,溫福鐵路通車,結束了蒼南沒有鐵路的歷史。溫福鐵路蒼南站是上海鐵路局管轄的最南端的一個客運局界站,地理位置特殊。經當地政府部門多方努力和鐵路部門的多次考察論證後,決定從2009年12月20日開始,溫福鐵路蒼南站在原來停靠4對動車基礎上,再增加3對動車組,並作為溫福鐵路浙江段除溫州南站以外又一個始發終到的站點,成為全國範圍內首個始發動車的縣級站。以後將建起溫福城際鐵路(不是溫福高鐵),設置龍港站,蒼南將擁有第二個火車站。

港口

蒼南沿海港口和深水海岸線資源豐富,龍江港為中心港,巴曹、炎亭、大漁、中墩、漁寮、霞關等為輔助港,2002年全縣港口吞吐量72萬噸。

航空

溫州機場距蒼南僅80公里,溫州機場已開通了國內、國際航班,成為我國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

特產

四季柚四季柚原產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清朝乾隆年間由下魁村周氏農民從土柚的實生變異中選育而成,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栽培歷史,因其一年四季開花結果而得名。四季柚不僅是美食果品,而且是天然保健食品,具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降壓美容、清熱解毒、降火利尿、潤肺止咳等功效,因此歷來深受人們青睞。清朝中期,曾被列為「貢品」,在民間素有「仙家名果」的美稱。  四季柚曾於1985、1989年連續兩屆被評為農業部優質水果獎,1990——1999年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柚類金杯獎,1995年被評為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2年、2002年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確定為「中國名牌」產品。目前蒼南縣四季柚種植面積3.1萬畝,年產量1.5萬噸,年產值7500萬元,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蒼南紫菜蒼南地處浙江東南沿海,盛產紫菜,養殖面積2.6萬畝,年產紫菜乾品4000噸,產值近億元,分布在該縣沿海的沿浦、霞關、赤溪、龍沙、中墩、大漁等6個鄉鎮。2001年2月被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命名為「紫菜之鄉」。「迎春」牌和「虹豐」牌和正在註冊的「萊維」牌紫菜系列軟包裝食品,採用沿浦灣省級優質、高效園區生產的紫菜維原料,經科學方法加工而成,無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和添加劑,食用安全又方便。「迎春」牌紫菜獲2001年浙江省漁博會銀獎,2002年獲浙江省農博會金獎。沿浦鎮紫菜生產基地在2002年獲溫州市放心農產品稱號。  紫菜的保健作用十分明顯,紫菜對某些癌症又抑制作用,特別對腸癌、乳腺癌等。《本草綱目》記載「紫菜可以治熱氣,癭結積塊之症」。因為常吃紫菜對防治甲狀腺腫大。慢性氣管炎、咳嗽,防止貧血、夜盲症、頭皮瘙癢、胃潰瘍,降低膽固醇、高血壓和抗衰老有極好的作用。

歷史文化

蒼南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商周時期已有人類活動,宋、元以來人文薈萃,明代為抗倭前線,新民族主義革命時期是革命老根據地,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沿海對外開放縣。

今日的蒼南,早在新石器時代,靈溪鎮的渡龍山上就有人類活動,並留下了以往的石器和古陶碎片。至今錢庫鎮桐橋村還遺留有7座商周時期石棚墓。它是當時浙南沿海地區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墓葬形制,這種巨石墓葬文化在國內極為罕見,已被列為「國保」單位。商周時期人類活動逐漸頻繁。春秋時為東甌越人地。戰國時屬越,秦統一中國後,屬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於閩中故地置閩越國,屬閩越國。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今溫州),世稱東甌王,為東海轄地。漢武帝時,東甌舉國內遷江淮間,國除。漢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蒼南地屬回浦縣。當地的閩南文化主要來自明朝清朝時的閩南的莆田人移民和已經移民到泉州漳州的莆田人再次移民到溫州,以蒼南縣為中心分布,被稱為浙南閩語。,此後歷屬章安、永寧、羅陽、安陽、安固、始陽、橫陽、永嘉、平陽等縣。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陽縣委、平陽縣革命委員會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提出《關於要求分縣問題的報告》。6月18日,國務院給省政府下達批覆,批准設立蒼南縣。將原屬平陽的礬山鎮以及靈溪、礬山、馬站、金鄉、錢庫、宜山、橋墩等7個區的72個公社劃歸蒼南縣管轄,縣城設在靈溪鎮。同年11月5日,蒼南,平陽分署辦公。後經幾次行政區劃調整,轄36個鄉鎮(其中鄉16個、建制鎮20個),104個居民區,818個行政村,總人口122.4萬。

蒼南是革命老根據地縣,有着悠久、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早在1919年,地處東南海域的古鎮金鄉,各小學師生和一批進步知識青年,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舉行反帝愛國大遊行,組織進步社團,傳播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6月,江南白沙鹽民在吳信直的帶領下,首舉暴動義旗,掀起了反壓迫反剝削的怒潮。這些活動,啟發了蒼南人民的覺悟,為後來中國共產黨在蒼南地區建立組織和開展革命鬥爭,打下了基礎。

自隋大業三年(607)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科止的1248年間,蒼南歷史上曾經有文狀元1人(徐儼夫),武狀元7人(陳鰲、陳鶚、黃裦然、林管、項桂發、章夢飛、林時中),文榜眼2人(鄒臻、周仁勇),武榜眼2人(戴應發、文武榜眼周仁勇),文探花2人(陳桷、黃中),武探花1人(孔元圭),文科進士268人,武科進士156人。佛教「玉蒼派」影響遍及東南亞;民間神祗楊老爺在我國東南沿海有廟宇500多座,影響力僅次於「海上女神」媽祖。宜山八岱村的夾纈印染工藝有「印染業活化石」之稱,它採用純棉土布作原料,用天然植物板蘭根提煉的靛青作顏料,是最環保的印染工藝,已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重視。唐宋盛行一時,已在世界上失傳的摩尼教也在蒼南留下了蹤跡,括山鄉下湯村(古稱鵬山)的選真寺留有鄉人孔克表撰寫的《選真事記》碑刻,是研究摩尼教的珍貴資料。[4]

婚姻

討歡彩

結婚求吉利,討好兆,稱紅喜事,庚貼用紅紙,禮品中必有紅喜蛋,蛋呈圓形,諧為「狀元」,並與紅棗(早)、花生(生)、桂圓(貴)、蓮子(子);合成「早生貴子狀元郎」彩話。婚後,將此蛋果連同喜糖分送親鄰。嫁妝、重盛、門窗均貼上紅雙喜或吉祥圖案剪紙。

請庚幟

舊時,媒婆奔走於男女網家之間說合,並代男方往公家請庚帖(生辰八字)。

男家將庚帖置於灶神香爐前,三日後卜吉合婚。七日內家中平安無事,由媒人將男庚貼送至女家,亦經卜吉,合則議聘,不會將庚帖退回。

定親

舊時定親分「小定」和「大定」。定親前議定聘金,聘金多寡決定嫁妝豐薄。「小定」聘物多為金戒指一對,及糕餅、魚肉等禮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隻,以「碗」諧「穩」,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紅棗、花生等、「大定」為正式定親,主要送聘金和龍鳳婚書、女方收起男婚書,另一份填寫後裝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大定」與「送日」常併合進行。即男方同時將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設宴待客。擇吉辰在中堂為新娘絞去面毛,謂「開額」,母親為女兒加笄,謂「上頭」、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妝。而後迎親隊伍啟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別、內容通常為:留戀父母,勸勉女兒或訴說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傳。

花轎至男家,由儐相念贊,按贊詩內容舉行拜堂儀式。新娘由兩個「利市人」用貼有紅雙喜的新米篩遮護,跨過火盆至中堂,與新郎同拜天地,眾撒以紅綠米,紅花生。禮成,入洞房,吃「和同飯」,飲「交杯酒」。畢,中堂開筵、第一桌左上首,謂之「頭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鬧洞房

諺雲「七日洞房無大小」,結婚之日鬧房尤烈。親友至,新娘敬煙奉茶。客人瓷意調弄新娘,出難題,索禮物,常發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歡悅情事。建國後,鬧洞房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軌言行,陪人或長輩出面調解。此俗已漸趨淡化。

部分地區有唱歌祝賀習俗,如「三字豎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緣;夫妻雙雙成好合福祿壽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儀式,婚後三日舉行。中堂設筵,上為朝天主位,下為關封位,旁設女賓席。吹班樂作,新娘立主位,婆立關封位,女賓人座、樂曲聲中,婆媳互換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賓客行見面禮。

文明結婚

「五四」運動後,部分人結婚儀式仿效西方國家,請地方名流為證婚人,主持婚禮,雙方家長稱主婚人。婚禮開始,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穿白色禮服,在樂聲中並肩進場。證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書上蓋章,婚者互換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繼而證婚人、主婚人與新人致詞。

解放後,婚札更趨於簡單。幹部結婚只擺茶點。70年代,婚俗趨繁。訂婚時男方要送金飾,女方回贈衣、鞋。雙方分喜糖給親友。結婚時,女方多數帶縫紉機、自行車等「四大件」。至80年代,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攀比之風嚴重,聘禮高者,金飾達500克、聘金萬元以上,女方回以高檔西服、摩托車等;結婚時,女方還帶彩電、電冰箱、立體雙頻道收錄機等「新五大件」。

生育

催生禮

產期臨近,娘家要送「快使肉」,謂孕婦吃後可順利分娩。從前生第一胎,會向多子女人家討嬰兒衣服,對方給單衣、袷衣各一,叫「利市衣」,以保小兒健康成長。

分娩

舊時穩婆接生,嬰兒死亡率高,現均新法接生。產後,休息一月,稱「做月里」。產婦房關閉窗戶,拉下窗簾遮陽,以防損目。產婦穿長袖衣服、長褲、着襪,頭包黑紗布或手帕,防受涼。食姜、黃酒、索麵、男長輩和外人不能進房。

月里羹·滿月酒

產後一月內,娘家及親戚朋友送索麵、黃酒、雞蛋、母雞、海鮮給產婦,謂「進月里羹」。30天為「小滿月」,40天為「大滿月」,擺「滿月酒」,親朋送禮。也有在嬰孩四個月時擺酒,謂之「百日酒」江西片即縣城靈溪一帶擺"120天酒"。

取名

昔時,看重為男孩取名。迷信者先為算命,如命里五行有缺,在名字後一字上彌補,若缺金,取「金」編旁字,前一字則為宗譜規定之「輩份」字下輩名字,不能跟長輩同字或同音。怕孩子難養大,往往取女名,如小燕、秀珍,或取賤名,如阿狗、侮頹。

女孩則多以娟、嬌、婉、娥、香、英、淑、嫻等字為名。示美好賢惠;多女無子家,為女孩取名寄託有嗣願望,如招弟、有弟、領弟、來弟等。建國後,有因緊跟政治形勢,取名和平、建設、煉鋼、衛國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名字中往往帶「紅」、「東」、「兵」、「武」、「衛」等字。

周歲

俗呼「對周」、「對對」。外祖家要送厚禮,有小兒四季衣着、玩具、銀飾。銀飾為必備之物,謂可避邪,後有改為金飾者。主家擺酒宴請,較滿月酒豐盛。

上學

兒童到七八歲上學,外祖家送蔥(諧聰)、狀元糕等。入學日內蒙師跪拜,蒙師把手教描紅,後將狀元糕等分送同學。建國後,改為送學習用品和衣服。

壽慶

生日

家中成員生日,全家吃麵條,稱「長壽麵」。今更重視兒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備辦生日蛋糕、生日燭。小朋友亦攜禮品來慶賀,主家則以蛋糕糖果分送幼兒園小夥伴。

做壽

老人做壽,外甥與女婿都要送厚禮,其中必有長壽麵、壽桃、壽糕、紅燭。昔時富貴人家,壽桃高達一米多,上插米塑戲曲人物,配以壽屏、壽嶂。壽堂上,禮品列陳,紅燭高燒,敬過祖宗神祗,晚輩按輩份跪拜祝壽,送上壽麵,壽翁壽婆分「壽錢」。而後親友前來祝壽。

宗教

蒼南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四個宗教,除道教外,其餘均為國際性的宗教。蒼南縣民族宗教事務局是蒼南民族宗教工作的政府管理部門,貫徹執行我國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開展反帝國愛國運動;進行社會主義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幫助各愛國宗教團體辦好宗教事業,落實好政府對宗教的各項具體政策;協助政府處理民族宗教方面的突發事件和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近年來,蒼南縣宗教界愛國人士在抗災救災、支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辦教育及捐款資助傷殘人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成績斐然,為蒼南的文明建設和跨越式發展作出了貢獻。

政治經濟

蒼南縣是8個浙江省級貧困縣之一。根據蒼南縣統計局《2009年蒼南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9年,蒼南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組織實施一攬子政策措施,統籌推進保增長、抓轉型、重民生、促穩定的各項工作。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全縣上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發展後勁不斷增強,質量不斷提高,活力不斷提升,環境明顯改善,全縣經濟取得了平穩較快的可持續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以龍港為蒼南的中心經濟圈,輻射全縣經濟。

綜合

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51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

比上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15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00.15億元,同比增長13.3%;第三產業增加值101.96億元,同比增長8.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9:45.2:46.9調整為7.8:45.7:46.5。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8%,拉動GDP增長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經濟貢獻率為37.8%,建築業貢獻率為15.0%;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0.7%,拉動GDP增長4.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貢獻率為29.6%,金融業貢獻率為13.3%。

人均生產總值17256元,不變價增幅9.2%,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2526美元。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大關,收入達21.8億元。外貿出口依存度由10.8%下降到10.0%。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由41.4%下降到37.3%。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596個,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70人,失業率為3.4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

農業 

農業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6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1%,其中農業產值8.81億元,同比增長2.7%;林業產值0.56億元,同比增長4.8%;牧業產值3.69億元,同比增長1.8%;漁業產值12.82億元,同比增長3.6%。

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22.2億元,同比增長10.0%;實現工業增加值89.3億元,比上年增長 13.0%。

固定資產投資

2009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農村私人投資11.25億元,同比增長9.3%。全社會工業性投資累計完成32.63億元,同比增長20.0%,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42.0%上升到44.3%。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9.26億元,同比增長16.4%。

國內貿易和旅遊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城鄉消費品市場同步增長,其中縣城和縣以下零售額分別為43.94億元和69.96億元,同比增長均為16.0%。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00.04億元,同比增長17.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3.86億元,同比增長5.3%。批發零售貿易業全年實現商品銷售總額219.07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銷售額52.87億元,同比增長4.6%。

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5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進口總額0.38億美元,同比下降10.4%。出口總額為3.21億美元,同比下降2.4%。外貿依存度為11.2%,其中出口依存度為10.0%,分別比上年下降1個和0.8個百分點。全年實際利用外資0.13億美元。

交通運輸、郵電和電力

2009年9月,溫福鐵路蒼南站正式通車,蒼南段全長23.8公里,日均出站數1353人次,進站數2150人次;春運期間最高峰出站和進站數分別達到2607和3800人次。年末公路總里程(含鄉村道)139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5公里,一級公路37.6公里。全縣通公路行政村776個,公路通達率100%。全縣機動車保有量合計9.86萬輛(拖拉機除外),居瑞安、樂清和永嘉之後,列全市第4位。其中汽車占5.05萬輛,汽車中私人汽車4.41萬輛;摩托車占4.80萬輛。2009年度機動車新增13071輛,大型汽車新增223輛,小型汽車10666增,摩托車2190輛,與2008年相比,汽車總量增長36.33%,尤其載客汽車增速驚人,增長為43.4%,載貨汽車增長為16.3%。

全年全社會客運量3339.8萬人,比上年增長18.6%。其中鐵路客運量13.2萬人,公路客運量3326.6萬人;全年貨運總量904.2萬噸,其中公路貨運完成量708.6萬噸,水路貨運總量195.6萬噸。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16.4萬噸,其中大綜貨物吞吐量有:煤炭31.9萬噸,礦建材144.1萬噸,石油5.3萬噸,糧食2.2萬噸。

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1.80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93億元,同比增長10.3%,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59.3%。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總支出21.77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教育事業費支出7.50億元,同比增長15.7%;科學技術支出0.28億元,同比增長13.2%;醫療衛生支出1.94億元,同比增長81.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8億元,同比增長19.7%;農林水事務支出3.00億元,同比增長33.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