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仲淹教子廉潔戒奢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范仲淹教子廉潔戒奢的故事,中國文化故事。[1]

原圖鏈接范仲淹教子廉潔戒奢的故事

故事內容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出生在蘇州吳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童年時代清貧的生活使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入朝為官後,他依然如此。


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深知他的習慣和家規。因此,結婚前夕,范純仁對婚禮大操大辦自然不敢妄想,他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只買兩件稍微好些的衣服,這樣於父親.妻子兩邊都能說得過去。於是,范純仁將計劃購置的衣服列出清單,壯着膽子交給父親審定。


誰知范仲淹看過單子,立即板起了面孔,說道: 「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這與節儉有什麼矛盾?怎麼可以藉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費呢?」


父親的一番話說得范純仁滿面羞愧,他鼓足勇氣對父親說: 「范家節儉的家風,孩兒自幼熟知,購置奢華貴重用品,兒子知錯。可是如實稟報父親大人.新人想以羅綺做幔帳,孩兒知道這不合范家家風,故不敢答應,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兒礙於他們的情面就沒敢再堅持下去。」


范仲淹聽後勃然大怒: 「你知錯認改,我不再追究。但是范家幾十年來,以節儉自守,以奢侈為恥。用羅綺做幔帳,豈不壞了家風?情面事小,家風事大,你可以告訴,如若堅持以羅綺做幔帳,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裡燒掉!」


由於范仲淹的堅持,范純仁的婚禮辦得十分儉樸,既沒有購置貴重奢侈的物品,也沒有舉得隆重奢侈的婚禮,不僅范仲淹的家風得以維持,同僚們也從中受到很大教育。


人物簡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視頻 

范仲淹的《教子家書》:做事可不拘小節,眼光要長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