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萬里溪舊稱馬里勿溪,又稱森土反溪,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流經長橋里。發源於白石山東麓,東西長300公尺,南北寬100公尺。東南有口下瀉,經安東軍山東北麓折向南流,至樂嘉山北麓轉向東南,至萬榮鄉之萬榮村西出谷口入平原,自此往西流狹窄成峽谷,河床陡而曲,以東則拓為大沖積扇,流路亦呈網狀,至鳳林鎮之山興里箭瑛大橋附近匯入花蓮溪,經壽豐流入太平洋,其主要支流有高嶺溪、清水溪、大觀溪等。 [1] 近年來戶外活動流行,也帶動了夏季溯溪、冬季泡野溪溫泉的風潮,花蓮有不少野溪溫泉,知名的像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文山溫泉、萬榮野溪溫泉及二子山溫泉,因都位在溪水旁邊,難度上也各有差別,其中萬榮野溪溫泉的等級較為適合初次或不常溯溪的人。

目錄

動穴溫泉

此處原為西寶水力發電計劃中要蓋一座水壩,而在施工過程挖到溫泉,工人在這邊砌成一座池休息時可泡,一直保留到現在,就是現在的摩里沙卡溫泉。 摩里沙卡原為林田山的日文之名,日發音[森板]的諧音(遍布森林的山坡),直至1960年代伐木最興盛時期,有"小九份"之稱,現今則是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萬里溪野溪溫泉是「動穴溫泉」,位於花蓮溪上游。因台電開掘水利時在山洞內湧出。前往動穴溫泉,沿途探索舊的『高登鐵道』遺址,翻山過溪,最後享受那天然療癒的野溪溫泉。

鴛鴦谷溫泉

萬里溪溫泉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鴛鴦谷溫泉」,它位於花蓮溪上游的萬里溪。而萬里溪溫泉的泉水看起來有點咖啡色,那是因為泉水含豐富鐵質的關係,就連旁邊的石頭也都被它染成咖啡色的,很特別吧。另外,由於萬里溪溫泉的泉水溫度不高,再加上和溪水調節以後,更適合用以浸泡。

萬里溪溫泉又稱萬榮溫泉,其實從日據時代就存在,因位於林田山林場附近,早期一直都是伐木工人常去的野溪溫泉。後來林田山一帶林業沒落,野溪溫泉也逐漸埋沒在記憶之中。前往這裡,難度適中,步行約需1小時,沿途景色優美,對於初次挑戰野溪溫泉的人,非常適合。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這個位在萬榮卻被大家所遺忘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從園區旁的小路過去,順著一旁的山路上行,經過台電一處測水高台後,便到河床邊,此段開始需要涉水溯溪,河床邊的碎石路跟湍急的萬里溪水,讓這條路走起來稍具挑戰性,途中盡是溪水下切侵蝕的高聳峭壁,處處可見巨岩嶙峋,相當震撼。 前方石壁呈現黃綠相間的斑斕景象,正是被溫泉侵蝕而成的結果。順著岩壁旁的巨石上攀,可見到溫泉源頭的池水,水溫約45度上下,為碳酸氫鈉泉,就是俗稱的美人湯。 從河床上挖池,再從源頭引水下來。邊看著萬里溪野溪溫泉的周邊美景,邊享受泡湯樂趣。 翻山過溪,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冬日中溫暖的花蓮野溪溫泉,看著一旁閃閃動人的藍綠色溪水,讓人再次愛上這藏身在花蓮的秘境,想看見美麗顏色的溪水只在花蓮找得到了。[2]

從萬里溪北岸下溪點停車後開始徒步溯溪,在溪流轉彎處因地形改變,中途需拉繩渡溪約三次,徒步距離約二公里可到。因距離林田山林場相當近,也被稱為「摩里沙卡(森坂)溫泉」。 除萬榮溫泉,再往上游溯溪約半個多小時,可抵達「鴛鴦谷溫泉」,是真正的野溪溫泉,但因出水不穩使得泉溫時冷時熱,路程也較遠,泡湯的遊客較少。

特別的是,鴛鴦谷溫泉是過去林田山林場的「溫泉線」運材軌道終點,距離溫泉線起點萬榮車站有四.三八公里,接下來運材改以三段架空索道越過高山深谷,接駁至山區的「大觀線軌道」後,再以索道接上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的「高嶺線軌道」。

林田山鐵路

全長近60公里,曾造就萬榮村一片輝煌榮景,但林業蕭條後,早已不復存在人們的記憶裡,早期林場還在伐木時,前往百岳「六順山」及七彩湖可以搭乘流籠及運材「碰碰車」。一九八七年停止伐木後,運材索道、軌道逐漸傾頹、荒廢;因此走在前往萬榮溫泉的溪床上,還不時可發現被沖刷崩落的軌道殘骸,這段泡湯的行程也是一條緬懷過去歷史的道路。 前往萬榮溫泉需涉渡湍急溪水,部分河段水深及腰,有意自行前往者需注意安全[3]

視頻

山壁上的秘境洞穴溫泉-摩里沙卡溫泉|野溪溫泉|野營|攻略|Vlog66

花蓮少人知的秘境0元萬里溪😀#萬榮溫泉😅之😀 #摩里沙卡洞穴溫泉

萬里溪溫泉的溫泉泥超好玩2016.02.22好野人帶隊紀錄

洞穴溫泉上游的秘境美人湯-鴛鴦谷溫泉|野溪溫泉|野營|攻略|Vlog65

萬里溪溫泉一日行程~不一樣的角度認識它,2019.12.14好野人帶隊紀錄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第九河川局
  2. [2]聯合報
  3. [3]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