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作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董作賓
原圖鏈接董作賓
性別
出生 (1895-03-20)1895年3月20日
 大清河南省南陽府南陽縣
(今南陽市
逝世 1963年11月23日(1963-11-23)(68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籍貫 河南南陽
研究領域 中國上古史甲骨學考古學
配偶 熊海平
兒女 董玉京(次子)
董敏(三子)
學術生涯
職務 中華民國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董作賓(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3日)[1][2],原名作仁(入學後名),字彥堂,號平廬。男,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篆刻藝術等方面頗有貢獻。

董作賓:河南南陽人。知名文史學者,在考古學殷商史文字學書法篆刻藝術等方面頗有貢獻。

曾任福建私立協和大學國立中州大學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1951年1至1955年8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3]

原圖鏈接董作賓

生平

原圖鏈接董作賓

1923年入新成立的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開始研究甲骨文。1925年,至福州,任協和大學國文系教授,翌年改任中州大學文學院講師。1927年,南下廣州,任中山大學副教授。

1928年,受聘為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輯員,前往小屯調查。史語所從該年至1937年,針對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甲骨15次,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和第9次發掘[4],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5]。被譽為甲骨學四堂之一。

1947年任美國芝加哥大學中國考古學」客座教授。[6]

1948年回國。[6]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

1950年擔任《大陸雜誌》發行人並編《臺大文史哲學報》。

董舉家來台之後,生活貧困,家中十餘口,食指浩繁[7]

1955年8月,他應香港大學之請,赴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任研究員[8]

1958年,胡適由美抵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後,力邀董作賓返台,史語所成立「甲骨學研究室」[9],由董作賓擔當主任主持工作。

1959年忽膺中風,不能言語,「入臺大醫院治療三月而愈,然自後語言即告蹇澀」。

1963年心臟病發去世[10],安葬於台北市胡適公園[11]

主要成就

第一屆院士

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並在同年當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同年底董作賓隨中央研究院和自己相伴多年而不忍心分開的大批文物遷往台灣,並提任台灣大學中國古文和歷史教授。為該校中文系講授古文學,為歷史系講授殷商史。1950年,他和友人一起創辦《大陸雜誌》,並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並發表《武王伐紂年月日考》一文。1951年後,先後編著出版了《西周年曆譜》和《殷墟文字乙編》。

1955年8月,他應香港大學之請,赴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任研究員,從事中國年曆編寫工作,並任香港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和崇基、新亞、珠海三書院的教授。此間,他完成了中英文對照的《中國年曆總譜》。

1949年後到台灣,曾任台灣大學文學院教授、歷史語言所所長、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等。

著作

董作賓的學術論文共計約200篇,內容除甲骨學外,涉及商代歷史的許多方面。台北世界書局和藝文印書館出版有《董作賓學術論著》和《平廬文存》。1978年藝文印書館出版有《董作賓先生全集》,分甲、乙編,共12冊。董作賓書法及篆刻作品今存《平廬印存》一冊。

其他作品有:《一首歌謠整理研究的嘗試》(1924)、《卜辭中所見之殷歷》(1931)、《甲骨文斷代研究例》(1933)、《殷墟文字甲編》(1937)、《殷歷譜》(1943年)、《西周年曆譜》和《殷墟文字乙編》(1951)、《中國年曆總譜》(1956,中英文對照)、《中國上古史年代》(1957)。

1928年-1934年,董作賓曾8次主持或參加殷墟的發掘,隨後專門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編的《殷墟文字甲編》和《殷墟文字乙編》二書,共選錄抗日戰爭以前15次殷墟發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1931年,他在《大龜四版考釋》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貞人」可以推斷甲骨文的時代。

1933年又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全面論證了甲骨斷代學說,確定了甲骨文的10項斷代標準,並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劃分為5個時期,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個新的階段。董作賓以十年時間研究,於1945年出版《殷曆譜》一書,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建設殷商年代學,成為當時「古學之最高峰」。[12]

考古

1928-1934年間,曾8次主持或參加殷墟的發掘,隨後專門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編的《殷虛文字甲編》和《殷虛文字乙編》二書,共選錄抗日戰爭以前1~15次殷墟發掘出土的有字甲骨 13047 片。1931年,他在《大龜四版考釋》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貞人」(他把「卜問的人」稱為貞人)可以推斷甲骨文的時代 。

甲骨文

除了考古學外,董作賓對中國甲骨文的研究有卓然貢獻,並顯赭於國際間,學界把他與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稱「甲骨四堂」。他對甲骨學與殷商史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包含:大龜四版與貞人的發現;十個斷代標準的提出;殷歷的建構,着有《殷歷譜》;甲骨文字的考釋與解讀;殷代地理的推測及制度的研究等。從比較麼些文字與埃及文字中,他證明甲骨不是造字的開始,而有更遙遠的源頭,這除了對文字學的影響外,也開拓了古代文化研究的另一途徑。

參考文獻 

  1. 農曆生日為三月初一。
  2. 董作賓的個人資料 - 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系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四日生於南陽自宅。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屆所長">
  4. 石璋如:〈董作賓先生與殷虛發掘〉
  5.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6. 6.0 6.1 〈飛渡太平洋作者董作賓傳略,載梁容若齊鐵恨何容洪炎秋編《古今文選註》第三十七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2年6月2日。
  7. 岳南《南渡北歸》:「董作賓在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兼課後,有幾位要好的同事經常看到他每次下課回家,都從校內的小賣部買一包花生米邊吃邊走,且吃得很香甜的樣子,就問他為何總是買花生米吃?董說講完課後肚子就有點餓,吃幾個花生米充饑,別的買不起,花生米便宜些。對方不解地問,為何不拿到家中再吃?董一邊用手指捏著花生米往嘴裡送,一邊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我家食指浩繁,拿回去,這包花生米就不是我的了。』」
  8. 1956年,董作賓在香港發表《甲骨學前途之展望》一文,以憂傷的筆觸寫道:「展望世界,甲骨學的前途,甚是暗淡。甲骨學的沉悶,也就是中國史研究之消極停滯,茫無端緒了。」
  9. 據石璋如說:「就編制而言,成立室而非組,是因為在組織規程中,室可大可小,大者可與所平等,小者可附屬於所。不過這時我們也沒有想太多。」李敖曾表示:「董作賓丟掉史語所所長以後,無組可歸,於是專門成立了一個甲骨學研究室,這是為了脫離李濟的壓力、挽回自己面子的一個伏筆他也預備有朝一日脫組而出,另成立甲骨學研究所。可是所未成而身先歿。」(《從蔡元培到胡適——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10. 據石璋如回憶:「到11月23日,董作賓先生也過世了,恰逢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日,我們說董先生是大人物,能與甘迺迪同日過世。董先生的身體底子並不壞,只是不愛運動,而且董先生既忙著《大陸雜誌》社的事,又擔任所長,去香港任教回臺又擔任甲骨文研究室主任,事情非常忙,因此同仁曾勸他裝假牙,但他忙到沒有空去。牙齒不好就吃不好,連帶消化不好影響建康。董先生要是早日治好牙齒的問題,身體就容易養好了。」(《從蔡元培到胡適——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11. 董作賓(已故)的個人資料-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網站
  12. 傅斯年:〈殷曆譜序〉,《傅孟真先生學術論文集》(香港:龍門書店,1969),頁26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