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蘄縣鎮

中文名 :蘄縣鎮

所屬地區: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

蘄縣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位於埇橋區南部,距市區約22公里,南與大營鎮、永鎮鄉毗鄰,東南與固鎮縣的湖溝鎮接壤,東北與大澤鄉鎮 連結,北部與桃園鎮相鄰,西南是濉溪縣的南坪、雙堆集兩個鄉鎮。

截至2019年,全鎮總面積約102.93平方公里,全鎮下轄14個村,207個自然莊,人口8.2萬人,其中鎮區人口約5萬人。

在蘄縣古城內外及其周邊,有眾多的名勝古蹟:西上航,東上航,橋上閣,魚趕集,觀星台,金鑾殿,二龍戲珠,隱王廟,象窩,古戰場,七十二連營等等。[1]

目錄

沿革

西周大分封時在蘄地設立諸侯國。春秋末年,蘄地屬宋。戰國時期蘄地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統一,在全國建立郡縣制度。蘄地設縣名蘄縣,屬泗水郡。

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泗水郡改為沛郡,郡治相城,蘄縣隸屬沛郡。

漢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沛郡改為彭城郡,蘄縣隸屬彭城郡。

漢宣帝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彭城郡復改為沛郡;蘄縣隸屬沛郡。

王莽建新朝(公元9年),在蘄縣設蘄城郡。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沛國分置譙郡,蘄縣廢郡隸屬譙郡。

三國魏,蘄縣屬譙郡。三國後期蘄縣屬魏國汝陰郡。

西晉初年,蘄縣屬譙郡。

南朝宋,在蘄縣設置譙郡;南朝齊時在蘄縣設北譙郡;南朝梁時在蘄縣設置蘄城郡。北魏蘄縣為南兗州。北朝齊後期在蘄縣設置仁州,並析置龍亢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譙郡轄蘄縣。

武帝永明九年(491年),改蘄縣為蘄城郡。

北齊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年),復置蘄城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蘄城郡廢。隋煬帝大業初,仁州廢復為蘄縣,隸屬彭城郡。

唐太宗貞觀年間蘄縣隸屬徐州。

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將轂陽(今固鎮南)併入蘄縣。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蘄縣隸屬之。

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宿州廢。

七年(833年)於蛹橋復置宿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宿州建為保靖軍節度使,屬淮南路。蘄縣屬淮南路。

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蘄縣屬淮南東路。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廢蘄縣,併入宿州,隸屬歸德府(今商丘)。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先後改屬臨濠府、中立府、鳳陽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置江南省,宿州改屬江南承宣布政使司,蘄鄉隸屬宿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宿州改為宿縣。蘄縣為宿縣16個轄區之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宿縣湖溝設第六區署,蘄縣集屬宿縣第六區署。

抗日戰爭時期,國、共、日偽多種政權並存,歸屬錯綜複雜。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所轄蘄縣地區先後歸宿蒙、宿靈、宿懷縣領導;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蘄縣屬宿南區抗日民主政府管轄;日偽政權蘄縣歸屬湖溝。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蘄縣屬國民政府宿縣湖溝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蘄縣屬宿懷縣宿南區,區洽蘄縣集。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懷遠縣與宿懷縣合併,1945年劃歸宿懷縣的蘄縣區歸屬宿縣。

1958年9月,蘄縣人民公社成立,公社管委會治所設在蘄縣集。

1961年10月,重建蘄縣區,駐地蘄縣集。1969年2月,區劃調整,新的蘄縣人民公社建立,駐地蘄縣集。

1992年3月,宿縣並人宿州市(地轄市),蘄縣鎮隸屬宿州市。撤區並鄉建蘄縣鎮,駐地蘄縣集。

1999年11月,行政區劃調整,蘄縣鎮隸屬宿州市埔橋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