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薜瓣,中藥材名。本品為蕁麻科植物褐脈樓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名:ElatostemabrunnelnerveW.T.Wang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功能主治為:主慢性肝炎。[1]

目錄

藥理簡介

中文名:薜瓣

拼音名:Bì Bà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T.Wang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褐脈樓梯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長約65cm。莖漸升,下部伏地生根,在頂部之下被開展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5-2mm;托葉大,寬披針形;葉片斜倒卵形或寬倒披針形,長6.5-9cm,寬2.5-3.8cm,先端驟尖或漸尖,基部狹側鈍,寬側耳形,邊緣基部之上有小牙齒或牙齒,上面疏被糙伏毛,下面被短柔毛,鍾乳體近點狀或短條形;半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呈褐色,上面下陷,下面隆起,側脈在狹側3-4條,在寬側4條。雄花序單生葉腋,序梗長達1m;花序托不明顯;苞片6,被小鍾乳體,外2枚較大,內4枚較小,船狀四方形;小苞片多數,先端截形。雄花花被片4,基部合生;雄蕊4;退化雌蕊小。花期6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m左右的石灰山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等地。

功能主治

主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摘錄

中華本草[2]

參考資料

  1. 薜瓣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薜瓣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