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虞君明謨和劉氏園居詩再用前韻作因以敘出處之意

虞君明謨和劉氏園居詩再用前韻作因以敘出處之意

來自國學薈網的圖片

虞君明謨和劉氏園居詩再用前韻作因以敘出處之意是北宋官員、詩人程俱的作品之一。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員、詩人。字致道,號北山,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以外祖鄧潤甫恩蔭入仕。宣和三年賜上捨出身。歷官吳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書舍人侍講、提舉江州太平觀、徽猷閣待制。詩多五言古詩,風格清勁古淡,有《北山小集》。[1]

目錄

信息

作品名稱:虞君明謨和劉氏園居詩再用前韻作因以敘出處之意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程俱

正文

靖節直有道,高懷俯黃園。翹足北窗下,超然詣羲軒。

早悟俗中惡,歸老三家村。清詩有遺味,誰知本無言。

回觀一世間,不辨艾與蓀。青黃飾斷木,冠裳裹王孫。

當時甚寒餓,聲利終莫渾。公今二千石,此事安足論。

入當陪雋賢,峨冠宣與溫。出當仗漢節,登車金馬門。

豈為尚平子,但畢兒女昏。我今乃窮士,壯圖無一存。

摧頹風埃下,坐見歲月奔。歸歟乃其分,卜勝如浮墩。

他年有餘食,會見脫世紛。過我五湖上,一區同子云。[2]

簡介

程俱(1078—1144),字致道,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哲宗紹聖四年(1097),以外祖蔭補吳江縣(今屬江蘇)主簿,監舒州太湖(今屬安徽) 鹽場,以上書論事罷官。徽宗政和元年(1111),起用為泗州 臨淮縣(故址已淪入 洪澤湖中)令。宣和二年(1120),賜上舍上第。三年,任禮部員外郎,以病告歸。南渡後任秀州(今浙江嘉興)知州、 秘書少監、中書舍人等,因病退居。秦檜當政,推薦他主管國史館,他拒不赴任。程俱為人伉直,頗有氣節。作詩也能卓然自立。友人 葉夢得稱其「兼得唐中葉以後名士眾體」( 《宋詩紀事》卷四十引)。集中有《和柳子厚詩十七首》,和 韋應物詩,有效白居易體,又和了一些陶淵明的詩。他明確提倡學陶詩,同時認為學陶不能是言語上模仿,關鍵是得其「心源」,要像陶詩那樣「 妙語自天與」(《讀陶靖節詩》)。他的詩多五言古詩,風格清勁古淡。《宋詩鈔·北山小集鈔序》說其「取塗韋、柳,以窺陶、謝,蕭散古澹,有忘言自足之趣,標緻之最高者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