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血餘炭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血餘炭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血餘炭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健康人頭髮製成的炭化物。

【藥材歷史考證】

血餘,即人發,原名髮鬢或亂髮,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亂髮的始載本草《名醫別錄》謂亂髮云:「鼻衄,燒之吹內立已。」《雷公炮炙論》曰:「凡使之,是男子年可二十已來,無疾患,顏貌紅白,於頂心剪下者發是。凡於丸散膏中,先用苦參水浸一宿,漉出入瓶子,以火煅之令通赤,放冷研用。」《本草經集注》在亂髮條下云:「此常人頭髮爾,與髮鬢療體相似。」

《日華子本草》謂發曰:「入藥燒灰,勿令絕過。」血餘一名的始載本草《寶慶本草折衷》在亂髮條下曰:「用者名血餘。」《本草蒙荃》在發愛條下曰;「鬢乃髮根,用宜陳久。燒灰存性,入劑湯調。一名血餘,補陰甚捷。」。《本草乘雅》:發如血脈,不潰不泄,原從精生。又複色黑,具上生之體,多潤下之力。故可收起亟之陰妄奔,定淫畏之神飛越也。

腎藏精,其榮在發。心主血,發乃血之餘也。叢生陽首,而復倒垂,則炎上之用,即潤下之體。所謂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故主陽失內守而致陽並,陰失外使而致陰格。與玄府閉而致州都癃,交通不表而致驚與痙也。本自神化之餘榮,仍自還余榮為神化耳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所用血餘及血餘炭相符。[1]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烏黑光亮,有多數細孔。體輕,質脆易碎。斷面呈蜂窩狀。用火燒之有焦發氣,味苦。

【採集加工】

取頭髮,除去雜質,鹼水洗去油垢,清水漂淨,曬乾,燜煅成炭,放涼。

【飲片炮製】

除去雜質。

【性能功用】

苦,平。歸肝經胃經。止血,化瘀。用於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內服:4. 5~9g,水煎服或研末吞服。外用:適量。]]

【附註】

置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