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中央部屬高校,直屬教育部,工信部共建,是1959年中央確定的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1]」、「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牽頭建設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全國56所設立研究生院的重點大學之一,中國最早的2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之一(哈軍工、西軍電並稱),是中國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為民族電子工業的創建和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學校坐落於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前身是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1966年轉制,毛澤東主席先後兩次為學校題詞。

發展歷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早在1956年就開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2000年6月獲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是全國56所國家級研究生院之一。現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0300餘人,其中碩士生8600餘人,博士生近1700人。

學術研究

學校先後承擔了「863」、「973」、創新工程等1600餘項重點項目,產生了一批標誌性的研究成果。多年來,學校致力於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系統研製、科技攻關、工程研發,創造了我國電子與信息技術領域的多項第一。學校在密碼學方面創立了「肖—梅西定理」,研製出我國第一台氣象雷達[2]、第一套流星余跡通訊系統、第一台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台ATM交換機,第一台毫米波通訊機,第一個相控陣雷達系統,第一台雷達干擾機,第一套電磁孤立子實驗系統,第一爐單晶鍺以及我軍通信裝備史上第一部「塞繩電報互換機」、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盪器」、第一套「三坐標相控陣雷達」等,為我國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現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6個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陝西省技術轉移中心以及陝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實力雄厚,領域優勢明顯。建設有國防研究院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天研究院(院長:孫家棟院士)。全國天線產業聯盟、教育部天線工程中心、陝西電子工業研究院、陝西省太陽能光伏產業聯盟、陝西省物聯網實驗研究中心均依託西電組建。

學校具有35年軍事院校的辦學歷史,為國防現代化、軍隊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保持着與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總參謀部、空軍海軍、二炮的密切合作,積極發揮電子信息的特色和優勢,承擔了大量國防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包含許多不對外公開的機密項目,西電在軍工方面先後獲得二級保密資格認證、國軍標質量體系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保密、質量、裝備「三證」齊全,並獲批為總裝備部裝備承制資格單位。據統計,西電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中70%以上的來自軍口。2013年來西電在國防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震動世界的標誌性成果,例如被譽為「殺手鐧武器」的新體制雷達、用於空警2000等預警機的 「空時二維信號處理技術」、應用於深空探測和主力戰艦火控雷達的大型天線與電子裝備機電耦合技術等。

視頻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相關視頻

2017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會宣傳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