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律法》作者:[古羅馬]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譯者:石敏敏,類別: 查經/聖經注釋,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自建社以來出版了大量人文社會科學[1]學術精品,聯繫和團結了一大批國內一流的學者、作者隊伍,與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版權貿易關係。迄今共出版近2萬種圖書,年出書量達1000種以上,其中許多都是具有品牌價值的學術精品圖書、不斷重印的文化[2]理論讀物,包括國家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規劃的研究成果。

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選譯斐洛所闡釋的猶太律法(或猶太法律)方面的作品,包括「十誡」和「特殊的律法」(例如「燔祭」、「逾越節」、「吹角節」、「禾捆節」等等)。斐洛使用寓意解經法,努力詮釋猶太律法所內蘊的倫理精神,向希臘羅馬世界解釋猶太的智慧傳統,呈現猶太民族的普遍主義理想。斐洛詮釋其民族經典的方法,成為後世身處類似處境的其他不同傳統思想家效法的對象。

本書屬於「兩希文明哲學經典譯叢」,同屬此譯叢的還有斐洛《論摩西的生平》、塔提安《致希臘人書》、尼撒的格列高利《論靈魂和復活》及奧古斯丁《論靈魂及其起源》等書。

圖書目錄

2016年再版序

2004年譯叢總序

中譯本導言

論十誡

總論(在曠野頒布、完數「十」、由神的聲音頒布(第1—11節)

論十誡之一二誡(第12—16節)

論十誡之三四五誡(第17—23節)

論十誡之後五誡(第24—28節)

總結(第29—33節)

論特殊的律法

第一卷

論獨一神的主權(第1—9節)

關於神的殿的規條(第10—14節)

關於祭司(服飾、婚姻、飲食、俸祿、居所)的規條(第15—32節)

關於祭獻的動物的規條(第33~34節)

關於祭獻的節)期的規條(第35節)

關於祭的類型(全燔祭、保存祭、贖罪祭、許大願的規條(第36—47節)

關於獻祭者的規條(第48—50節)

關於祭壇的規條(第51—54節)

其他條例(關於寄居者、孤兒寡母、假先知、秘儀(第55—59節)

關于禁止卑鄙者入會的規定(第60—63節)

第二卷

論起誓和許願(第1—9節)

論安息的節)日宜忌(第10—23節)

論聖殿看護者的權利(第24節)

論債務、繼承權(第25節)

論其他節)日:月朔、逾越節)、無酵七、禾捆節)、莊稼初熟節)、吹角節)、齋戒日、住棚節)、聖筐節)(第26—36節)

論孝敬父母的義務(第37—43節)

總結(第44—48節)

第三卷

關於性行為的規條(第1—14節)

關於殺人及懲治的規條(第15—30節)

關於傷人及懲治的規條(第31—36節)

第四卷

關於偷盜的規條(第1—7節)

關於假見證的規條(第8節)

關於審判官的誡律(第9—13節)

關於欲望和貪慾的規條(第14—24節)

論公正(第25—42節)

譯名對照表

視頻

論律法 相關視頻

2004版《十誡》—2.
宗教哲學01:宗教與宗教哲學簡介

參考文獻

  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豆丁網,2015-09-02
  2. 文化的概念是什麼,設棧,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