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十二·五]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鑑賞

   司馬牛名耕,字子牛,宋國人。此人平時多憂慮,曾問孔子怎樣的人才算得上君子。孔子針對他的性格特點說:「君子不憂不懼」,並且進一步補充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在這一章中他憂慮的是自己沒有兄弟。

對於司馬牛無兄弟之說,過去的注家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左傳·哀公十四年》記載宋國司馬(主管軍事)桓魋作亂,其弟司馬牛表示反對,後流亡衛、齊、吳等國,誓不與其兄共事宋君。這些注家,包括朱熹,都認為這裡所說的無兄弟,意思是猶如沒有兄弟一樣。如朱熹說:「牛有兄弟而云然者,憂其為亂而將死也。」(《四書集注》)然而今人楊伯峻認為此說不能成立,他指出當時有兩個司馬牛,一名耕,為孔子學生,另一個名犁,是桓魋之弟(見《論語譯註》)。不論採取哪一種解釋,都不妨礙我們對這段語錄意義的把握。

子夏是孔門高足。他姓卜,名商,字子夏,晉國人。卜商以文學著稱,又重踐行,對經典的理解常能發表一些獨到的見解,多次受到孔子的讚揚。孔子死後他曾做過魏文侯的老師,漢以後學者多以為儒家經書大都是由他傳授下來的。

對於司馬牛無兄弟之憂慮,卜商首先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俗語來勸慰他。這句話表面看來是宣傳了命定論,實際上其主旨是反無所作為的宿命論的。卜商用當時人們普遍相信的俗語告訴司馬牛,世間有些事不是以自己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古代(在科學發達的今日也然)父母能生出幾個孩子、或者說兄弟的政治品質如何,這不是一個人願望能夠決定的。他引用此語的用意十分明確,強調對於那些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必過於操心,因為這不僅無濟於事,而且惡化了自己的情緒,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於自己的進德修業。

卜商根據孔子的人生哲學,用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來引導司馬牛擺脫憂愁的心理狀態。孔子一貫教育其弟子,對於不可抗拒的個人命運不要過於計較,對於個人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事情不必太在意。一個人應當關注、並且用全力去做的,是自己可以做到、或應該做到、甚至是必須做到的那些有意義的事。所以孔子經常講「仁者不憂」(《子罕》,《憲問》),又說「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因此,對於司馬牛來說,決定性的事情不是他有沒有兄弟,而是自己採取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怎樣對待他人。卜商提出君子要以「敬而無失」自持,對人則要「恭而有禮」。這就是說自己要嚴肅認真地做事,保持謹慎的作風,避免犯錯誤,對人恭敬誠懇,彬彬有禮,這樣自然會得到他人的敬愛,人們就會把他當作兄弟。如果這樣做,不論到哪裡都可以找到親人,因此不必為自己沒有同胞兄弟過於擔憂。

應當說卜商的話很有邏輯性,極富說服力,是解決司馬牛的心理問題的一帖良藥。實際上他表達的思想對古今所有的人都有啟示作用。在當代社會,那些為自己命苦而陷於痛苦、埋怨的人,如果細細體味卜商所說的道理,就能夠從消沉頹唐中振作起來,奮發圖強,開創人生的新局面。

卜商話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一句。這句話的原意可能是說四海之內都可以找到與兄弟一樣親的人,但是句子表達方式本身表明天下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兄弟,即都能以兄弟方式相處。不論怎麼說,此語可以說表達了卜商對於天下人之間建立親如兄弟的親密關係的美好理想和堅定信念。在以壓迫制度為基礎,充滿了欺詐、爭奪、殘殺的古代社會中,卜商這一信念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四海之內皆兄弟」一語包含了「天下一家、人人都為兄弟、應當互愛互助」的思想,我們可以從孔子的學說中找到它的起源。孔子雖然主張愛有差等、維護以宗法等級制度為基礎的禮制,但是他的仁學教人視人猶己,推己及人,要求「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並且視天下為一家,力圖在人世間建立一種和諧溫馨的家庭關係。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才產生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想。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念在古代社會極具吸引力,因此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北京傑出的哲學家張載在《西銘》中以天地為父母,以天下所有的人為同胞兄弟姐妹的博愛思想與卜商此語一脈相承。《水滸》中的英雄豪傑不斷以此語相勉,希望在他們之間建立一種兄弟般的同生死、共患難的親密關係。由於《水滸》中經常出現「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格言,所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賽珍珠在翻譯了《水滸》以後用此格言作為此書的譯名。由此「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格言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格言還掛到了聯合國大廳。當今世界,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傳統之間存在着矛盾、偏見、猜疑、甚至對抗和殘酷的鬥爭,如果各方都能按照《論語》中這一格言的精神彼此相處,就能逐步化解相互之間的不信任或仇恨心理,有助於解決對立雙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聯合國是世界最高、最權威的國際組織,如果按照「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精神處理一切國際事務,那麼國際社會就一定會成為名符其實的和睦的世界大家庭。因此將這一格言懸掛在聯合國大廳真是最恰當不過的了。[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