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學而·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一·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一·三]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一·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一·六]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一·七]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一·八]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一·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一·十]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一·十一]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一·十二]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一·十四]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一·十五]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一·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釋

《論語》二十篇,各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為題。  子: 古代男子的尊稱。《論語》「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習: 溫習、演習、實習。  說: 通「悅」,欣喜、愉快的意思。  朋: 同類,志同道合者。一說這裡指的是弟子。  慍(yùn): 怨恨。  君子: 有德者。  有子: 孔子弟子,姓有,名若。  孝弟: 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弟,即悌,音tì。 巧言令色: 花言巧語和討人喜歡的臉色。 曾子: 孔子弟子,名參(shèn)。 省(xǐng): 反省,自我檢查。 道: 治理。乘(shèng): 兵車。千乘之國,春秋時大國。 使民以時: 使用民力,不違農時。 汎(fàn): 同「泛」,廣泛。親仁: 親近有仁德的人。 子夏: 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 賢賢: 尊重賢人。 易色: 不重容貌。 慎終: 謹慎地對待送終之禮。追遠: 追思久逝的祖先。 子禽: 陳亢,字子禽。子貢: 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求之: 主動求得的。 與之: 別人告知的。 小大: 小事大事。由之: 按照「和」的觀念去做。 復: 實踐諾言。 就有道而正焉: 按有道者的言行來匡正自己。  無諂: 不諂媚於人。 兩句詩見《詩經·衛風·淇奧》。

鑑賞

《論語》共二十篇,每篇分列若干章。看似散珠,無所貫串,然而《論語》的「論」字,就含討論編次的意義。其編次的意圖,通過研究文本,還是可以解讀的。

以首篇為例,歷代研究者不斷尋繹篇中各章之間的關聯。南宋朱熹認為此篇「先言自修,而後親師友」(《朱子語類》卷二十)。他並且認定該篇「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論語集注》)。清代崔述也認為《論語》首篇之大義為教人「學為仁而已矣」,「故首章言學,次二三章即言仁也」(《論語余說》)。

《論語》首篇開宗明義就記孔子論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的確不是偶然的。這一方面是由於孔子一生為人,樂於學而勤於教。孔子自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並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他還教育弟子要「篤信好學」(《泰伯》)。他最擔心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述而》),這也是孔子的自勉。

另一方面,強調孔子論學是達到「仁」的境界的重要條件。「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仁」的範疇也是孔子倫理思想體系中的最高道德原則。這不免使人有難以企及的神秘感。所以眾弟子問「仁」頗多,孔子的回答也因人因時而異。然而孔子認為仁者並非天生而就,而是要通過後天的學習,以「學」求「仁」,以「知」達「仁」的這一觀點則是始終如一。他還告誡弟子: 要想成為仁人君子而不努力學習,「其蔽也愚」(《陽貨》)。

以「學」求「仁」,有一個由淺入深、就近至遠的過程。讀者在琢磨本篇所蘊含的孔學這個觀點時,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第一個是基礎道德和道德理想境界的關係。孔子把孝悌作為仁的基礎,敬愛父母兄長是實現仁德的第一要求。正如孔子學生有子所說,孝悌為「仁之本」。一個人如能做到「入則孝,出則弟」,那麼推而廣之,進一步達到「汎愛眾」,既欲立己,又能立人,可以推斷他最終達到仁德的理想境界並非不可能。強調孝悌這一基礎道德自然是傳統社會的要求,但是只要存在家庭,敬愛父母兄長這一美德就必須大力提倡。對於孔子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近人常有爭議。如果把它放在古代社會的文化歷史背景中來思考,那麼就容易理解了。在古代社會裡,父輩老者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因為他們既是生產經驗的傳播者,又是道德思想的教育者,也是宗教祭祀活動的主持者。告誡子輩不要輕易地改動、乃至否定父輩長期積累的經驗,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個是「誠信」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提出。本篇有多章談論誠信問題,應予關注。「信」這一倫理範疇,在春秋時期已經出現。貴族以此處理上下等級關係,所以常常「忠、信」並提,要求下對上講誠信。孔子對誠信思想有很大的突破。他認為人與人交往必須「謹而信」(《學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這裡的「信」,已拓展為人與人之間必須講的「信譽」,不只是對上而言。這在當時是一種新思想。所以弟子們感到很新鮮,紛紛闡述自己對「信」的理解。子夏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第七章)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第十三章)曾子更是把「信」作為每日三省的內容之一:「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第四章)可見在孔學中,「信」與「孝、悌」一樣,也是實踐「仁」最高道德原則的一個重要的基礎道德規範。

本篇的重點是論學論仁,以學求仁,而從第十二章以後,又輯入論禮的內容。論述了禮的功用問題,「禮之用,和為貴」(第十二章);強調「禮」的制度的執行,要達到在思想情感上和諧、在行動上恰到好處為最佳。本篇還討論了「恭」與「禮」的關係,「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第十三章);提出了「富而好禮」的觀點,認為「富而無驕」固然不錯,但遠不如「富而好禮」層次更高(第十五章)。禮與仁的關係,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問題。本篇尾段引入這一問題,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具體論述將在第三篇《八佾》中展開。[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