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十五·二十四]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鑑賞

子貢(公元前520—前456)是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善經商,又有理論才華,治國才能,曾為官於魯、衛等國。

僅從這條語錄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語是多麼的重視,他是把它作為終身奉行的人生格言送給子貢的。孔子很可能經常用這一思想教育其弟子,所以不同的弟子都有記錄。如《顏淵》第二章記載,他的學生仲弓問仁時,他在教以治國理政之道的時候把這八個大字連同其他教誨一併講給學生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儒家稱為「恕道」,是孔子的「一貫之道」,即「忠恕之道」的一部分。「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是努力助人;而「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不做有害於他人的事。「忠恕之道」被說成是「能近取譬」,即拿自己打比方,是推己及人,孔子把它規定為實行仁的方法(見《雍也》)。

關於這句名言所包含的意義,子貢曾經談過自己的認識,他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可見子貢的理解是維護自己的意志自由,也尊重他人的意志自由;要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和自己的觀點,也尊重他人的人格和觀點。子貢是一個理論領悟能力很強的人,他對這句話的解釋深得孔子之意,並且得到了孔子讚許,不過孔子擔心他難以做到。其實孔子這句話的意義是非常豐富的,可以做出更多的解釋和發揮: 我不願意貧窮,因此我也不讓人家貧窮;我不願意讓別人看不起,因此我也不看不起別人;我不願意人家對我無禮,因此我也不能對別人無禮;我不願意被人壓制,因此我也不壓制別人;我不願意被他人傷害,因此我也不應當傷害別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見,這句話看起來淺顯易懂,其中卻包含了無數有價值的積極思想,當然是可以終身受用無窮了。

推己及人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這樣,就不能把他人看成是與己毫不相關,不能看成是異己的,更不能看成是對立的,而是當作同自己是一樣的人,同自己有一樣的情感,是心靈相通的。當你要對他人發火的時候,你可以想到別人心中將會怎樣不好受;當你揀到內有巨款的手提包的時候,你能夠想到丟包的人此時是多麼焦急;當你企圖詐騙他人的時候,你可以想到將會給受害者帶來多大的損失,將給他和他的家庭造成多大痛苦。因此實行推己及人的恕道就能引導人關愛、同情他人,逐步改變冷漠、自私的習性,擺脫怨恨、仇恨的心理。可見恕道體現了仁的觀念的要求,推己及人是培養、實行和弘揚仁道精神最切實可行、最有效的方法。

在怎樣拯救、完善人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問題上,宗教訴諸上帝、神,依靠宗教組織和教規教律,許多哲學傳統則訴諸超越人類的法則。與他們不同,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方法卻是訴諸普通人的良知、良心,依靠普通人的內心的覺悟。在這種推己及人的過程中,我們甚至都看不到用以約束人的外在準則的作用。孔子對普通人的欲望和要求不抱偏見,不認為它們同原罪相聯繫。他寄希望於人性中的光明面,因為這句名言的前提是「己所不欲」,是合理的,他沒有對「己所不欲」的內容加以任何的限制和規定。在世界主要的精神傳統中,可以說儒家對人性的光明、對普通人的心靈的覺悟寄予的希望最大。

正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具有上述思想意義和哲學基礎,所以能夠產生極大的影響,它是《論語》中在世界上知名度最廣的格言之一。早在18世紀前期,當《論語》最早的譯本在西歐出現時,它就立即受到最敏感的思想家的注意。伏爾泰就曾讚揚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條法則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轉引自楊煥英《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由於伏爾泰等人的宣傳和推崇,孔子這句話在法國知識界廣受讚譽和重視,以至於1793年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也把這句格言收入其中:「自由是屬於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之事的權利;其原則為自然,其規則為正義,其保障為法律;其道德界限則在下述格言之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見孔子提出的這個思想對人類追求自由理想有重要的影響。[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