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語《自強不息·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四·十四]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六·十二]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七·三十]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九·十三]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九·十九]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十四·二十四]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十四·三十]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十四·三十三]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十五·十五]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十五·十六]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十五·十九]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十五·二十]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十五·二十一]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十五·三十七]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十六·十]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十七·一]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十七·五]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十七·七]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 『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十七·二十二]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十七·二十六]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十九·四]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鑑賞

儒家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與西方的自由精神一樣,能夠煥發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個體能夠獨立自主,自尊自信,自強奮鬥,堅韌力行,而且還能促使個體進行自我完善,避免陷入個人主義。《論語》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倡導、張揚了自強不息的精神。

整本《論語》自始至終貫穿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它所記錄的孔子的全部言語就是教人奮發圖強,完善自身,實現仁道。它所描繪的孔子的整個形象和一生事跡就是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為弘揚傳統文化,實現理想政治,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鬥不已,一息尚存,決不懈怠。孔子的精神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

雖然孔子提倡謙讓、虛心的美德,但是他始終認為一個人必須要有進取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有所作為,絕不能無所用心,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一味享樂。他自己就是一個很有雄心的人,抱負極大,建功立業的意願十分強烈,他說: 君子就怕辭世以後還沒有人稱頌他(《衛靈公》)。孔子的自我實現的意識不僅是強烈的,而且是自覺的,他已經能夠從哲學上以一般的命題把它清楚地表達出來。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又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些命題構成了他的自強不息精神的思想基礎。

「為己」是他推崇的做法,「為人」則是他反對的學習目的。與其現代意義正好相反,孔子說的「為己」不是表示為了自己個人的私利,「為人」也不是表示利他主義。根據孔子的一貫思想,「為己」是指為了充實自己,成就自己,即《中庸》所說的「成己」。成就什麼樣的自己?孔子有明確的說法,就是要成為仁人,即有道德、關愛他人、有益於國家和民族的人。他要求人們「依於仁 」(《述而》),並且反問道:「君子去仁,惡乎成名?」(《里仁》)「為己」首先要求自我完善,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意義不限於此,還要求自我發展,這是許多人所忽略的意義。實際上孔子所說的仁是指理想人格,他在《論語》中把人的一切卓越的品性,包括智識才能、意志品質都同仁相聯繫。因此要成為仁人,就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這樣,以孔子的「成己」觀念作為學習以至於人生的根本目的,不僅能夠使個體具有強大的精神動力,而且還能使他們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使人的進取心不至於蛻變為利慾薰心、好勝逞強、野心勃勃、得隴望蜀。

孔子說的「為人」,當是指為了求得他人賞識,也就是為了向他人炫耀。為了他人的賞識,是虛榮心的表現,必然會產生浮躁的學風,不能腳踏實地地追求真理。如果求知做學問是為了得到他人欣賞,就會迎合他人的眼光和標準,最終完全喪失自我。

如何才能「成己」?孔子曾經列舉過一些重要的方法,譬如學習古代經典,效法聖人的模範行為,向一切有道德、有知識的人學習,等等。但是,在孔子看來最重要、最關鍵性的事情是「求諸己」。在孔子的思想中,「求諸己」具有許多含義,它們主要有:

第一,要形成並不斷增強成己的自覺性、主動性。能否成就一個真正的人首先決定於你自己是否有完善自己的願望,是否有急迫而持久的內在要求,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果自己沒有這種強烈的要求,無論別人怎樣着急、規勸、幫助也是沒有用的。只要真正有完善自身、發展自我的覺悟和決心,那麼無論怎樣高遠的目標,最終總是能夠達到的。

第二,成就自己全靠自己努力,而不能依靠他人。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因為成己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事情,要遇到無數外在的和內在的巨大障礙,甚至可能會面對兇惡的歹徒或敵人,如若自己不努力奮鬥,怎能戰勝自我、清除障礙、戰勝敵手?意志薄弱,好逸惡勞,事事仰仗他人,逢迎他人,這種人不是一生一事無成,就必定會被世間種種誘惑誤了終身,所以孔子說「小人求諸人」。因此孔子教人踏踏實實地努力,不斷地前進,而不要藉口沒有能力而停滯不前,或半途而廢,從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孔子鼓勵人們說,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做,積以時日,就見成效,他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為例說,如果已經用了不少力氣,只差一筐土就成山了,假使就此停下來,這是我自己要停止的。平整土地的時候,雖然才倒下一筐土,向前進了一步,這是我自己努力前進的(《子罕》)。因此自己努力奮鬥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情。

第三,不希冀於外界的厚愛,不埋怨自己得不到他人的重視和任用,始終致力於充實自身和自我的完善,這是孔子經常給人的忠告。他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這就要求克服浮躁習氣和虛榮心,不斷地自勵自勉,任勞任怨,埋頭苦幹。

第四,反躬自省,這是說在事業遇到挫折、失敗,或者是與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不是歸罪於外部條件,指責別人的不是,而是檢查自身在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存在什麼問題,並作出相應的改進。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就是要求人們對己嚴,對人寬,只有這樣,一個人的人格才會越來越高大,其事業才能不斷地發展。

第五,求諸己就是得之於己,這是說一個人無論對什麼問題都要經過自己的思索,要提出自己的見解,以發揚自我和個體的獨特性的價值。所以孔子提出「疑思問」,認為「學而不思則罔」(《為政》),主張「切問而近思」(《子張》)。他曾經批評他最喜歡的學生顏淵,因為他對老師所說從不發表不同的意見。因此,他與學生討論學術問題的時候,總是鼓勵他們講出自己的觀點。

儒家的理想人格表面看來是「溫、良、恭、儉、讓」(《學而》),但是儒者決不主張逆來順受,他們是外柔而內剛,仁的觀念使他們具有強大的精神生命力,在儒家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歷代傑出的政治家、文化巨人和志士豪傑的非凡功業或英雄壯舉就是孔子竭力提倡的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的生動體現。[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