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訪湘軍名將故居群(楓信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訪湘軍名將故居群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訪湘軍名將故居群》中國當代作家楓信子的散文。

作品欣賞

訪湘軍名將故居群

不敢輕易拜謁。可那顆「朝聖」的心與此時冬日溫暖的陽光不相上下。徘徊於凌亂、破敗、雜草叢生的石碑旁,有種神秘的力量牽扯着,讓你想一探究竟。

漣源市的楊家灘俗稱楊市,是湘中地區有名的千年古鎮。一河孫水,孕育了「湘軍名將」。順着蜿蜒的孫水河往下,老劉家、德厚堂、存厚堂、光遠堂、師善堂、雲桂堂等十四餘座文化古建築,像雕塑般地立在暗沉的青石板路。在這裡沒有悠閒而過遊客,沒有口若懸河的講解員,更沒有玉器、字畫、古玩……放之四海均有的旅遊商品街。只有古樸斑駁的堂屋老院、石獅、花窗、天井以及那份歲月塵封帶來的靜謐。人有時很奇怪,以為置身於一個安靜的環境,心就會平靜下來,我用手指輕叩那有些搖搖欲墜業的木柱,撣去窗台上的積塵,這時的我,似乎更亂了,滿腦子想的都是金戈鐵馬,盪氣迴腸的湘軍故事,以及他們身處那個遙遠年代的景象。我試圖在這個遐想之中,尋找那些真實和打動人心的溫度。

這裡有必要說說羅澤南,人稱「湘軍之父」。1852年,太平軍攻入湖南,湖南地區的士紳紛紛組織團練自保。當時羅澤南講學楊家灘,在此形勢下,一直有澄清天下之志的羅澤南以生員身份率先與李續賓、李續宜、劉騰鴻組建湘勇團練。「新詩裁成無人和,落落梅花香滿屋」,很難想到,羅澤南在苦難中擁有一種清苦自勵的性格,那就是中國傳統的優秀知識分子,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的終極夢想。楊家灘參加團練的人很多,清咸豐二年咸豐三年七月,羅澤南、李續賓率領楊家灘為主體的1100人增援鄰省江西,駐紮在南昌得勝門外的七里街。增援江西,湘鄉勇北上南昌作戰第一次打出了「湘軍」的旗號,湘軍名由此而始。也就這樣,楊家灘繁榮興盛與湘軍崛起息息相關。

[1]

作者簡介

楓信子,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