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詔安縣景安初級中學

來自搜狐網 的圖片

詔安縣景安初級中學景安初級中學之所以能憑一所鄉村中學之力在短時間內取得高位攀升、令人矚目的成績,並引起市縣教育局、省教育廳、《中國教師報》等機關單位的高度關注,其背後正是他們所推行的課堂改革。座談中,孫校長還與我們分享了他們是怎樣一步步推動課改走向深水區的,其中特別提到了引發他們推動課改走向深水區的五大問題:①為什麼合作總是那麼空;②為什麼展示總是那麼淺;③為什麼節奏總是那麼慢;④為什麼能力總是那麼低;⑤為什麼學生學習總是那麼苦。正是基於這些發現,促使他們開始反思課改初期的一些得與失,積極思考、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一步一步務實而有效地推動着課改走向更深層。

目錄

校園諮詢

昂首看路 低頭走路——景安初中考察學習側記

早上6:30,我校17名教師在姚偉榮校長[1]的帶領下,驅車前往江蘇如東景安初級中學考察學習。一路上,大雨滂沱,車行緩慢,卻依然澆不滅大家心中求知的熱烈期望,一路上大家談笑風生,興致高昂。

上午9:50分,經過長達3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只見占地不大的校園裡已經停了兩輛大巴車,幾十名從外省慕名而來的學習者已經布滿校園。一時間,我們內心的期待與好奇又高漲了幾分。

孫劉華校長親自接見了我們。在經過簡短的寒暄後,大家便迫不及待地一頭扎進雨中,奔向教學樓的各個教室

還未走進教室,我們就有了新的發現:教室里學生的座位並不是按照常規的前後組形式排列,同學們都是以6人一組、類似會議商討的形式圍坐一起,側身面對黑板和老師。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學習着,絲毫沒有注意到窗外我們這些來來往往的不速之客。

帶着好奇與激動,我們一個個踏進了各自選擇的教室聽課學習。每個教室里早已或站或坐了不少來自外省的觀摩人員,我們靜靜地躋身其中,認真傾聽,用心觀察,令老師們大感意外之處比比皆是。

原來,這裡的課堂教學居然是這樣的: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着老師提出的問題:自主思考解答→發現疑難點生成新的問題→小組內部交流合作商討解決→小組展示→個人(小組)歸納總結→最終達成目標。每一個環節學生們都十分投入,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帶着專注的神情,每一雙眼睛中都透着對知識的虔誠與渴望。小組交流合作過程中,孩子們圍繞着問題各抒己見,有的小組一人發言,其他五人傾聽思考;有的小組全體成員站在分列於教室兩側的小白板前,集眾人之力組織答案……展示環節中,既有小組內部一對一、一對二的展示,也有一對五的展示。一個個展示者在那一刻,儼然就是一個個「小老師」,他們大都信心滿滿,思維嚴密,語言表達清晰,毫不怯場。而參與「聽講」的小組成員們也毫不示弱,不時有人舉手向這些「小老師」們提出問題。最為精彩的是,在小組成員面向全班的展示中,通過老師的引領,很快地將這種質疑的行為推向了高潮,形成了全班參與、質疑、討論的熱鬧場景。

在我們所聽的課堂中,有的班級學習小組採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展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有的小組採取問題互動的方式,你問我答;還有的小組展示自己在合作中產生的爭論,形式多樣。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着十分活躍的狀態,學習熱情十分高漲;老師精心組織、巧妙點撥,一步步將課堂學習引向深入、提高升華。

直到課間休息時間,我們才有時間觀察教室里里外外的布置。這裡的每個教室外牆面都配有班級學習小組的圖片: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精神飽滿,一股青春的朝氣迎面撲來;每個教室的後門處都有一塊「學友我點讚」的真情訴說牌,上面貼滿了學生們相互之間的激勵話語,讀來令人倍感溫馨與激動;教室兩側的小白板上方張貼有「傾聽有十問」、「課堂新常態」等有關學校課改內容的告示牌;教室前面的布告欄里還有階段性個人綜合考核統計[2]表……這些別具匠心、溫馨勵志的布置,讓我們深受啟發。

在隨後的座談會中,我們才從孫校長的口中聽到了一個樸素的名詞——「問題伴學」課堂教學模式。按照孫校長的解釋:它的第一層含義是伴隨着問題學習,使學習始終處于思維碰撞狀態,在預設問題、解決問題、再生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第二層含義是在問題相伴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方式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夥伴式學習。

短短半個多小時的交流時間中,孫校長重點向我們介紹了景中課改的緣起、課改的理念、發展過程中經歷的曲折、探索的艱辛以及取得的成就。經過孫校長的介紹,我們對這所農村中學有了一個全方位的認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