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語言的普遍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語言的普遍性》,原書副題為:《1961年4月13—15日紐約Dobbs Ferry討論會報告》,理論語言學文集。J.格林伯格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63年第1版,1966年再版。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61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一次有關語言普遍性討論會的文集,共收入論文11篇,另有編者所寫的「導言」,以及與奧斯古德、詹金斯合寫的「語言普遍性備忘錄」1篇。備忘錄對「普遍性」下了定義並進行了分類,提出存在六類普遍性:1.任何語言都具有的特徵:2.一種語言如有特徵甲,則必有特徵乙,反之不然;3.一語言有特徵甲,必有特徵乙,反之亦然;4.一語言的特徵甲出現的概率大於其相反的特徵;5.如某語言有特徵甲,其具有特徵乙的概率大於具有與乙相反的特徵的概率;6.從任一語言特徵分析中取得的平均值、對標準偏移的數值以及統計數值。第1篇論文是康乃爾大學語言學家霍凱特的《語言普遍性問題》。該文從結構主義語言學立場出發,提出只有歸納得出的普遍性才有意義,並試圖提出人類語言中可能存在着的幾種普遍性。第2篇為賓西法尼亞大學霍因尼斯瓦爾德的《語言變化存在普遍性嗎?》,討論歷時語言學中的普遍性問題。第3篇為應用語言學中心的弗古森的《關於鼻音的假說:音系學普遍性一例》。第4篇為華盛頓大學的薩泊特的《音位分布與語言普遍性》,研究人類語音中的一些普遍現象。本文集中最重要的文章是第5篇,編者的《與意義的成分序列有關的語法普遍性》,從語序角度提出45種句法普遍性,比如「如一種語言的陳述句具有名詞性主賓語,則占統治地位的語序是主先於賓」,「如一語言語序為SOV,所有格修飾語先於被修飾的名詞,則形容詞後置於被修飾的名詞」,等等。作者對數百種語言作了觀察與統計。第6篇為耶魯大學考基爾的「《追蹤印歐語歷時詞彙學中的普遍性》」,通過印歐十種材料的研究,以尋找在詞彙學上的普遍性。第7篇為哥倫比亞大學溫因里希的《論語言中語義結構的普遍性》。第8篇為英國利茲大學烏爾曼的《語義普遍性》,討論語義普遍性問題。第9篇是語言學大師、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的雅各布遜的《語言普遍性對於語言學的含義》。此書從音位學、語義學、類型學、語法學的角度,對語言的普遍性作了肯定的回答。最後兩篇是伊利諾大學的卡薩格蘭德的《從人類學角度來看語言普遍性》,伊利諾大學奧斯古德的《語言普遍性與心理學》,討論語言普遍性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本書所討論的語言普遍性同轉換生成語法學派追求的普遍「原則」不一樣,但卻可以互相借鑑、補充。這是一種「實質普遍性」,即語言中存在什麼普遍的原則,規律或傾向,而不是轉換生成語法學派所主張的先天與生俱來的能力。本書主要用歸納法,即在大量的語言材料中總結規律,本書引用、觀察過的語言在百種以上。本書不僅在理論語言學上,也在類型學、對比語言學、人類學等方面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J. 格林伯格(Joseph H. Greenberg1915— ),美國語言學家,斯坦福大學人類學教授。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美國語言學會主席。著作有《人類語言學導論》、《語言類型學》及4卷本論文集《人類語言中的普遍現象》。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語言的普遍性 相關視頻

《對外漢語教學入門》(第三版)公開課——4.7 語言普遍性假說
教師資格考試英語第32講:語言學理論綜述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