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三傳·第十二回
說唐三傳·第十二回出自於《說唐三傳》,《說唐三傳》一般指薛丁山征西。該書採用章回體形式,講述了唐代薛丁山的故事。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同飛刀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1]
目錄
內容
第十二回 尉遲弟兄遇飛刀 寶同大戰薛仁貴
前言不表,再言蘇寶同這把刀,那裡擋得住兩員大將的槍?戰了四十回合,實在來不得了。心想倘一時失錯,被他傷了性命,不如先下手為強。他一手提刀在那裡招架,一手掐定秘訣,背上有一個葫蘆,他把葫蘆蓋揭開,口內念動真言,飛出兩口柳葉飛刀,長有三寸,有蒜葉闊,伴有一丈青光耀眼。尉遲弟兄見了,還不知是什麼東酉,只聽得一聲響亮,猶如霹靂,豁喇喇一響。那弟兄二人抬頭一看,嚇得魂不附體。只見兩口飛刀,好似兩條火龍一樣。寶林、寶慶大叫一聲:「我命休矣!」忙把手中槍來擋,那裡擋得住。但聽到喀哧一聲,望頂門上斬將下來!二人只把頭偏得一偏,左膀子斬掉了,又一刀右膀子也斬掉了,又一刀斬掉了首級。三軍大戰,來搶屍首,被他撓勾搭去,將頭號令。
蘇寶同大勝,來到關前大罵說:「快快獻出羅通,萬事全休。若然不放出來,本帥殺進城中,踏為平地。」探子報進城中:「啟元帥不好!尉遲二將被他飛刀斬死,又來討戰。請元帥爺定奪。」元帥一聽此言,勃然大怒,說:「可惜二位將軍死于飛刀之下。」吩咐:「抬戟備馬,待本帥親自出去,除此番賊。」閃出尉遲號懷放聲大哭說:「二位哥哥死得慘也呵!」哄嚨一響,跌在地下,暈死去了。嚇得諸將魂兒不在,連忙扶起,大家流淚。仁貴淚如雨下,說:「賢弟,不必悲傷。待本帥與你二兄報仇。」
號懷悠悠醒轉,立起身來說:「我尉遲號懷今日不與二兄報仇,不要在陽間做人了。」吩咐備馬。元帥等俱擋不住他。跨上雕鞍,把鞭一抽,豁喇喇,一馬衝出城去。元帥點起三千鐵騎,一同出城。哄嚨三聲大炮,號懷來到陣前大罵:「狗胡兒,殺我二兄,今來報仇。」不問因由,劈面就是一槍,說:「你把我二兄亂刀斬死,我與你誓不兩立。三爺挑你前心後透,方解我胸中之恨。招槍罷!」颼的一槍,劈面門挑進來。蘇寶同呼呼冷笑,說道:「乳臭小兒,也來送死。可憐佛也糊塗。也罷!」把手中大刀,噶啷一聲響,架在旁首,馬上交鋒,逞起英雄。閃背回來,寶同把刀一起,往着號懷頭上砍將下來。
號懷閃在一旁。二人在沙場上,戰到三十回合,難勝號懷。蘇寶同暗想:「唐朝來的將官,多是能人。這人年輕,本事倒高。不免詐敗下去,用飛刀傷了他。」算計已定,兜轉馬,把刀虛晃一晃,叫聲:「小蠻子,果然凶勇,本帥不是你對手。我去休得來追。」帶轉絲韁,往營前就走。號懷叫聲:「胡兒那裡走!」正待要追,只聽得城外鳴金。號懷聽得,「元帥要我回軍。也罷!不與二兄報仇,要這性命何用?如今違令了。」把馬一拍,隨後追上來。寶同又將柳葉飛刀來傷號懷。號懷一見,魂飛晚散,大叫:「二位哥哥,兄弟不能與你報仇了。」說罷,放聲大哭。合當有救,韋馱天尊在雲端,看見蘇寶同飛刀要斬號懷,知他後來要與唐天子代主出家,佛門弟子不該死于飛刀之下。使佛力把降魔棒一指,即時飛刀不見了,依舊雲開見日,蘇寶同大驚說:「這飛刀那裡去了?」叫聲:「狗蠻子,本帥的飛刀,被你一陣哭不知哭到那裡去了,還我的寶刀來!」
尉遲號懷抬頭一看,果然不見了飛刀,心中暗暗稱奇,連自己也不信,開言叫一聲:「胡兒,本將軍自有神通,那怕你飛刀,快快下馬受死。」蘇寶同說:「休得胡言,看寶貝!」只聽得一聲響亮,又是一口飛刀下來了。天尊又把降魔棒一指,飛刀又不見了。一連三起飛刀,弄得無影無蹤。那蘇寶同慌張,心中一想:「我九口飛刀,連失三口。如若再放,依然杳去,便怎麼處?沒有了飛刀,怎報得殺父之仇?倘有疏忽,前功盡棄。也罷!如今且自回營,另尋妙計,殺退唐兵。」主意已定,傳令鳴金收軍,兜轉絲韁,回馬就走。尉遲號懷飛馬追趕。
只聽得空中大叫一聲說:「尉遲將軍,你快快收兵,莫可戀戰。若追趕蘇寶同,性命難保。」尉遲號懷抬頭一看,見空中有金甲尊神,手中提着降魔棒,立在雲端。「嗄!我曉得了,方才救我的是這尊神仙。」不免望空拜謝。只見天尊冉冉往西而去。尉遲號懷收兵進城,來見元帥繳令。貞觀天子傳旨:「將二位將軍衣冠埋葬,必要剿滅西涼,方雪朕恨。」又說:「連失三員大將,叫寡人寸心不忍。」仁貴道:「龍心暫安,臣明日發兵出城,擒此番將。」天子說:「元帥出去,須得小心。征西涼全靠你,不要失着與他。」「這個自然。」不表君臣商議,再言次日探子報進說:「帥爺,蘇寶同又在城外討戰。」薛元帥聞報大怒,連忙打扮,結束停當。八位總兵官及程鐵牛、秦夢、段仁、王宗一、尉遲號懷等進帳說:「元帥出城破賊,小將們願同往。」
仁貴說:「諸位將軍兄弟們,今日本帥第一遭出陣,有八位總兵在此,不勞諸位將軍去得。」眾將說:「說那裡話來,元帥出陣,末將隨去聽用。」說:「這個不消,在城中保駕。」「是。」元帥上了賽風駒,發炮三聲,城門大開,鼓譟如雷,二十四面大紅蜈蚣旗左右一分,衝出城來。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見頭戴一頂亮銀盔,二翅沖霞雙龍蟋頂;身穿一件銀絲鎧,鴛鴦護心鏡,內襯暗龍袍;背插四杆白綾旗,左邊懸下寶雕弓,右首插幾支狼牙箭,腰掛打將白虎鞭,坐下一匹賽風駒,手執畫杆方天戟,後面白旗大字「招討元帥本姓薛」。那薛仁貴來到陣前,抬頭一看,但見蘇寶同怎生模樣?他頭戴一頂青銅盔,高挑雉雞尾兩邊分,白面頷下微須;身穿一件青銅甲,砌就龍鱗五色,甲內襯一領柳綠蟒,繡成龍鳳,二龍戲珠前後護心;背掛葫蘆,暗藏飛刀,插箭杆棋四面,左邊掛弓,右邊掛箭,足踏虎頭靴,踹上一騎白龍駒,手托大砍刀,後面扯一面大旗,上寫「滅寇大元帥蘇」,果然來得威風。仁貴把馬住說:「呔!你這番將可就是蘇寶同麼?」說:「然也。既曉得本帥大名,何不早早自刎,獻首級過來。」
仁貴呼呼冷笑,叫:「蘇賊!你乃一個無名小卒,擅敢傷我邦三員大將。本帥不來罪你,你又在關前耀武揚威。今日逢着本帥,要與三將報仇,難道不聞我這畫杆方天戟利害?好在用你祭我戟,也不為奇。不如卸甲投唐,等我主將你慢慢斬首挖心,以祭駙馬、二位尉遲爵主。若有半句不肯,本帥就要動手。」蘇寶同大怒說:「你口出大言,敢就是什麼薛元帥薛仁貴麼?」「既曉得本帥之名,何不下馬受縛。」蘇寶同說:「薛蠻子,你不曉得我與大唐不共戴天,殺父之仇,恨得切齒。我也曉得你的本事不醜,今日將你一刀斬為幾段,快放馬來。」把大砍刀雙手往上一舉,喝一聲:「薛仁貴,招我的刀罷!」把這一刀往仁貴頂樑上砍將下來。
仁貴說聲「來得好!」把畫杆方天戟往刀上噶啷這一裊,刀反往自己頭上繃轉來了,說「嗄唷,果然名不虛傳,好利害的薛蠻子。」豁喇衝鋒過去,又轉過戰馬來。蘇寶同刀起,咔一聲,往着仁貴又砍將下來。仁貴把戟梟在一旁,還轉戟往着蘇寶同前心刺將過來。這寶同說聲「來得好!」把大砍刀往戟上噶啷這一抬,仁貴兩臂震一震說:「嗄唷!今遇這蘇賊抬得住我戟,果然有些本事。』馬打交鋒過去,英雄閃背回來。仁貴又搗一戟過去,寶同又架在一邊,二人大戰沙場,不分勝負。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二人大戰有四十回合。正是石將軍遇了鐵將軍,不見輸贏,又戰了十合,殺得寶同呼呼喘氣,馬仰人慌,刀法甚亂,汗流脊背,兩臂酸麻。「嘎唷!利害的薛蠻子。」招架不住,帶戰馬就走。仁貴不舍,隨後追來。天子同了軍師、程咬金在城上看見元帥得勝,天子大悅,對徐茂公說:「軍師,你看元帥得勝了。果然殺得蘇賊大敗。」吩咐三軍擂鼓。聽得戰鼓擂動,仁貴不得不追。但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2]
內容簡介
《說唐三傳》即《薛丁山征西》故事講述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征東有功,被封為平遼王。因與皇叔李道宗結怨,被陷下獄。幸 於危急之際,西涼哈迷國犯境,徐茂公立推薦仁貴掛帥征戰,逃過此劫。
仁貴征西,誤中圈套,被困鎖陽城,為蘇寶童的飛鏢所傷。當他傷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際,得知兒子薛丁山尚在人間,並知自己與兒子有一段難解死結。
太宗見出征不利,徵召能人掛帥。丁山請纓,以無敵之勢奪得帥印,與母親及妹妹出發西征。途中遇竇家兄妹攔路,丁山為求脫身,假意答允竇仙童的婚約,並招攬旗下,同往解救父親之危。仁貴獲救脫險,但卻不滿丁山陣上招親,將之鎖入天牢,以示懲戒。
蘇寶童死訊傳至哈迷國,群臣為之震驚,寒江關守將樊洪悲憤不絕。樊洪有女樊梨花,聰明機智,拜師學藝,臨下山前,其師告知她與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緣。
另一方面,樊梨花得悉薛丁山西征而至,遂出關欲會之,途中卻遇上另一位青年武士薛應龍。薛應龍欲納梨花為妻,但因比武輸給梨花而被收為義子。
梨花繼續赴會,仁貴上陣,亦非梨花對手。丁山與之交鋒,梨花一見鍾情,唯有裝敗。丁山欲乘勝追擊,再次挑戰樊梨花,梨花顯出真功夫,丁山被擒。梨花要丁山娶之為妻,丁山假意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