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諸葛亮的暫隱選擇及影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諸葛亮的暫隱

來自網絡的圖片

諸葛亮的暫隱選擇及影響 蔣波,男,湘潭大學歷史系講師,2012年博士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本文出自其博士論文《秦漢時期的隱逸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1]

  博士導師:西北大學教授 余華青

  通訊評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王子今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鄧瑞全

  「仕」或「隱」是古代士人的兩種主要人生選擇,同時由於實際情況的變化,他們常常「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在仕隱之間轉換角色。諸葛亮便是如此,他少年時代在故鄉琅琊度過,一生大部分時間仕於蜀國,期間則一度隱居躬耕。而且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諸葛亮的隱居生活長達十年之久,這段經歷對他本人產生了重要影響。

  據《三國志》本傳載,漢末天下遽變,諸葛亮跟隨叔父諸葛玄避亂南下,但後來並沒入仕素與叔父「有舊」的荊州牧劉表,而是選擇隱居躬耕。當然從日後的自述看,他並不甘心老死山林,所以只是暫隱。然而這段「暫隱」生活為何長達十餘年?箇中原因較為複雜,如安身保命、家族變故、擇主而仕等,學界對這些原因有過討論,此不贅引。

  除上述原因外,我們以為還存在一個隱士心態問題。就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諸葛亮主動出仕的可能性不大,《前出師表》里說得很明白:「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不求聞達於諸侯」可以理解為「不求諸侯」,即不願屈身求仕。高度自尊乃隱士階層的群體心理,他們即使有出仕可能,也往往「只可來招,不願屈致」。漢魏之際的隱士多是這樣,有的甚至屢次被徵才肯出仕。諸葛亮亦是如此,他這一心態在《三國志》本傳中有跡可循:「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好友徐庶對諸葛亮的自尊、清高心理看得很清楚。

  同時,諸葛亮早年「自比管樂」等行為也暗含了這方面的意思。管仲曾侍俸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桓公)有過節,最後因鮑叔的推薦得到齊桓公重用;樂毅在趙、魏、燕之間遊說不得志,後受燕昭王重用,以為亞卿。諸葛亮之所以自比管仲、樂毅,不僅表明他自信過人,也暗示與管樂一樣,希望能得到明主賞識。唐代汪遵有一首詩歌《南陽》這樣寫道:「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一個「識」字用得十分傳神,反映了諸葛亮當時的「待識」心態。

  正因為後來劉備的識才,諸葛亮多次表露出知遇報恩之心,「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大凡隱士往往如此,他們重視氣節與內心完善而看輕外物,一旦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認可,又表現出「士為知己者死」的一面。

  因為「擇主」「待識」等原因,諸葛亮過起了躬耕隴畝「晨夜從容」的隱居生活。當然除了躬耕,他還博讀廣取,拜師交友,了解時局。這一段生活對他的學識、見識、性格等方面均產生過重要影響。

  首先,諸葛亮熟悉軍事、天文、地理多方面知識,又洞察時局,跟十年隱居不無關係。期間諸葛亮博覽經傳,還拜師求學。求學的對象包括本地名士與外來流寓人士,因為當時荊州較為穩定,吸納了眾多人才,《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下》曰:「(劉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其奸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咸悅而服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尉賑贍,皆得資全。」諸葛亮尋師訪學可考者,有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酆玖等人。其中諸葛亮每次見龐德公「獨拜床下」,德公亦器重亮,稱他為「臥龍」(《三國志·蜀書·龐統傳》注引《襄陽記》)。諸葛亮又從司馬徽學,司馬徽賞識其才性,向他推薦深諳謀略之道的汝南酆玖,「司馬徽謂亮曰:『以君才,當訪名師,益加學問。汝南靈山酆公玖熟諳韜略,余嘗過而請教,如蠡測海,盍往求之』」!通過耕讀、遊學、拜師,諸葛亮的知識結構逐漸完備,為他日後善於計謀、長於辭令、精於發明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諸葛亮通過拜師遊學了解到外面局勢的動向,因為他隱居之地處於南北交錯地帶,也是曹操勢力與劉表割據的分野,這裡消息靈通,能隨時從師友那裡了解天下大勢。當時司馬徽稱讚諸葛亮「識時務」,就包含了清楚大勢、大事的意思。由於這一緣故,諸葛亮與劉備交談,未出茅廬卻明曉時局變化。

 其次,性格魅力日益完善,處事能力更加成熟。諸葛亮隱居當初「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還「常抱膝長嘯」,難免書生意氣,甚至對刺史、郡守均不放在眼裡,自視甚高。「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魏略》)經過多年靜隱,諸葛亮狂傲的個性有所改變,變得溫和謙虛、小心謹慎,如劉備請他出山,他反覆試探,待劉備三顧之後才敞開心扉侃侃而談。此外,諸葛亮交往的青年才俊崔州平、徐庶等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們對人生得失的權衡,都給他諸多啟發。《三國志·蜀書·董和傳》記諸葛亮後來回憶與崔州平、徐庶的情誼,曾感慨不已:「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在《歷史研究》中指出,隱士們經過隱居已是一個「變容」了的人,「成了一個改變了的人物」。諸葛亮隱居十年同樣經歷了一個「變容」過程,他從十六七歲的少年成長為各方面都較成熟的「臥龍」,從一個意氣書生蛻變為「識時務」的「俊傑」。

  總之,隱居生活是諸葛亮人生的重要階段,對他本人各方面產生過重要影響。認識這一點有利於我們全面理解、評價諸葛亮,尤其在當下的諸葛亮討論中,對於防止盲目「神化」及刻意貶低、徹底否定的偏頗,或有一定參考價值。[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