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譚脈西瓜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譚脈西瓜,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譚脈西瓜產於梁村圩內的譚脈片區域內,一年三造,個頭小,約1000克左右,因產地在譚脈,因而得名譚脈西瓜。譚脈西瓜,皮薄肉爽、無渣少籽、味道清甜。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譚脈西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20年06月08日,入選「廣東省第三屆名特優新農產品入庫名單」。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譚脈西瓜

產地名稱: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時間:2016年12月28日

類別:水果

品質特點:皮薄肉爽、無渣少籽、味道清甜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第128號公告

產品特點

譚脈西瓜產於梁村圩內的譚脈片區域內,一年三造,因產地在譚脈,因而得名譚脈西瓜。譚脈西瓜外表青綠、柔滑細嫩,皮薄肉爽、果肉鮮紅、無渣少籽、味道清甜,單果重2~3.5千克,果皮厚度≤11毫米,可溶性固形物≥9%,被喻為「瓜中之王」。

產地環境

懷集縣地處北緯23°27'3"—24°23'3",東經111°50'56"—112°29'48″。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北部,北江支流綏江上游。東接陽山、廣寧、南連德慶,西界封開和廣西賀州,北鄰連山與連南。懷集縣四圍環山,域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60多座,北部占53座。坐落在縣域東北角的大稠頂,海拔1626米,是肇慶市的最高峰。地勢自北部和西北部向東南部傾斜。西部是盆地平原,面積近400平方公里,乃廣東省山區縣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鄉。中部、東南部是丘陵,是農林兩業並舉之區。懷集縣緊靠北回歸線北側,屬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雨量充沛,氣溫適宜,累年平均總日照時數1828.1小時,年降雨量1785.4毫米,累年平均氣溫20.8℃,無霜期310天。懷集縣的土質和氣候環境特別適合種植西瓜,所種西瓜皮薄甜爽可口。[1]

歷史淵源

譚脈是梁村鎮梁村村的維干、維西、羅西、荔枝、龍啟、龍中、龍尾、葵扇、旁井、南門、上西、大壙、塘頭、譚祝等14個自然村的習慣叫法,稱「譚脈片」,歷來有種植西瓜的傳統習慣。

關於譚脈西瓜,當地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據《懷集縣誌》和梁氏族普記載,梁氏十世太祖梁松岡,諱壯,字行之,生於明朝成化四年(公元1488 年),於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 年)選貢任南海縣縣丞,任職期間堅持湛若水「天下民庶實為邦本」的主張,勤政廉政,執政為民的一位地方官。在任期間,他愛民如子,政績卓越,民敬之如父,稱之神君,很受上司器重,不久便升任南海縣正堂,[2]兼理(署)番禺、順德。一次回鄉省親,途經土名譚脈之西瓜地,吃了當地盛產的西瓜,感覺鮮紅甜爽,回到南海縣後,懷舊之心油然而生,故每年托親友從梁村帶譚脈西瓜到府上給親朋好友品嘗。當地人知道「神君」熱愛譚脈西瓜,故形成習俗。

生產情況

2018年,懷集縣種植譚脈西瓜面積達8000 多畝,分布在梁村、崗坪、馬寧、冷坑、大崗等鎮。

產品榮譽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譚脈西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譚脈西瓜產地範圍為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梁村鎮、崗坪鎮、馬寧鎮、冷坑鎮、大崗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小型西瓜品種。

二、立地條件

地面坡度20度以下,土壤質地為沙壤土或輕沙壤土,土壤pH值5.5~7,土層厚度≥40厘米。有機質含量≥1.7%,1年輪作,嫁接栽培2年輪作。

三、栽培管理

1.育苗

播種期2~9月。

2.定植

3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定植,每公頃栽植株數≤9000株。

3.施肥

每茬每公頃施有機肥≥4.5噸。

4、整枝壓蔓和選瓜:5~7片葉時進行摘心,選留3~4個強壯的側蔓。坐果後每個側蔓只選1個瓜。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5月至11月採收,早熟品種花後25~30天收穫。

五、質量特色

1. 感觀特色

皮薄肉爽、無渣少籽、味道清甜。

2. 理化指標:

單果重2~3.5千克,果皮厚度≤11毫米,可溶性固形物≥9%。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譚脈西瓜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譚脈西瓜的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2020 年 3 月 9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懷集縣梁村鎮大壙西瓜種植基地、懷集縣展農果蔬種植有限公司使用「譚脈西瓜」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1]

參考文獻

  1. 特產早知道——譚脈西瓜搜狐網,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