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豆腐友人趙陽(黎樂)

豆腐友人趙陽
圖片來自個人圖書館網

《豆腐友人趙陽》中國當代作家黎樂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豆腐友人趙陽

豆腐,於國人來說,有更深層的含義。某天和一個姐兒說起吃豆腐的事兒,本來話意里就有雙關,趙陽立馬接話:「我這有名動天下的豆腐。趕緊過來,我請你們吃豆腐。」

「我這裡有美味到不想回歸的豆腐宴。」

「壽州的豆腐,只能在壽州吃。豆腐最完美的歸宿,就是鮮,擺上烤架、慢慢烘烤、點些蘸水,外酥里嫩,口感妙不可言哉!」

壽州在西漢時期發明了製造豆腐工藝,而聲名鵲起。」.....

「往小店一坐,吃甜、吃咸、吃辣,加上油饃、蔥餅,一天都有好心情,沒有瑣事沒有爭吵,一切煩惱都會拋到九霄雲外。」

笑得整張臉皺紋起碼堆上三四層,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還要繼續感動:這豆腐何等的名動,到友人這樣盛情的三邀四請!趙陽負責起那座美麗的古城圖片,隔三岔五,古老的城牆與穿城而過的護城河呼嘯而來,盡興地愉悅着味蕾和視覺。從此後,只要說吃豆腐,立馬想到壽州,說壽州,必然說起趙陽的壽州豆腐。

借用他的話:「但凡到過古城的人都有一種感受,這座城市從骨子裡散放着一種安適與淡泊的氣質。過去我總認為,壽州作為四朝古都,古風悠然,見多識廣,所以這裡的人能夠天塌地陷都不怕,風吹浪打仍然淡定自若。比如在「淝水之戰」中,大兵壓境依舊「圍棋賭墅」;水困壽春時,四面楚歌卻似閒庭漫步……正是擁有這樣的情調與品質,壽州人總能在方寸之間和廣闊天地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把握命運,創造奇蹟,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種可貴的精神氣質從哪裡來?現在我明白了,正是古城環境的潛移默化,壽州自然的馴化養成呵!」

百花齊放的二十世紀,文化領域無疑是社會變革的開路先鋒,趙陽是文化精英文化界中領頭羊的一代,他寫的壽縣古城牆,讓沒有去過的人,了解了壽州。徽式建築已經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代代中國人對生活的永恆追求。古城牆也是一部歷史大書,他理解它、讀懂了它、更在利用它,讓其在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大縣和經濟強縣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古城牆為壽縣人民的繁榮富強再立新功。

他的心裡說話里,都只有他的家鄉!壽縣有多少個世界之最,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我當然更加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他的無限勾引里,魂都在流口水,我想去壽縣!他在努力尋找,他想發揚光大,為淮南添光加彩,充盈正能量,激勵新動力,創新更好更美的明天!我不介意這個本來就很美的壽縣,再多一些發光點!

整個文化界大膽突破積弊,推陳出新,趙陽是沒有被斑駁陸離的世俗風化所侵蝕的一代,是以,關於文風,趙陽也就多了金庸梁羽生古龍三劍客縱橫江湖的俠肝義膽快意恩仇。亦真亦幻的塵事 ,於水墨洇染里,看透悲欣交集的光陰。趙陽給我的感覺,總是親近得有如豆腐宴那樣,未曾抵達的城,迢迢,流落在雲天之外,神往之至。趁熱嘗一塊豆腐,豆香一如他的文字,帶着點煙火氣,直抵人心的撫慰。

歷史,既已給了我們文明燦爛的過去;歷史,也不會吝惜賜予我們更加文明美好的明日輝煌。心有落寞,或許骨子裡,本就浸淫薄涼,那些深了又深的回憶,是暮色瀟瀟處,收斂的昏黃的年輪。那些俗世的幾縷心情,被趙陽並不刻意的思路,一筆寫盡。

他寫壽縣,是《天上的街市》;他寫自己家鄉之變化,《歡迎你乘高鐵來》;他《漫步近春園》,讓水木清華的流連,成為生命里最美的一段記憶;他寫大美古塘,《人間天堂》!臨塘酹酒,開懷暢飲,看塘面漁火忽明忽暗,聽月下鱗浪搖曳呢喃,一時間竟恍如隔世,不知道今夕何年!他的《古城夜景》,用最單純的心境,守着最初的萌動,開出詩意,長成蔥蘢,心底忽有斯城可去,也是一種幸福;《坐擁書香》,歲月深重,有些情意,早已不必言說,來,就是為了與時光相遇,書寫一段深意,用帶着露珠的畫筆,沾滿光陰的清涼,輕描遇見,勾勒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畫卷;《八公山,魂兮歸來》,有清風從發間滑過,婉約了經年的歌,那些或喜或悲的過往,早已從指尖滑落,得失之間,也是行走於世上最美的姿態。

被年代的風雨侵蝕剝落的城牆古磚,想到古城裡隱藏着一個又一個完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原封的朝代。被趙陽勾起的每一塊城磚,都是一本線裝的古籍善本書,只需輕輕一翻,就會抖落出一串串帶着文化基因的歷史故事來。不管外面的世界怎麼變化,這股人間煙火氣,始終儀式感般的存在。

走,我們去壽縣,和趙陽一起吃豆腐去![1]

作者簡介

黎樂(澳門),自由撰稿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