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貨幣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货币学派)
前往: 導覽搜尋

貨幣主義(英語:Monetarism),又稱重貨幣學派、貨幣學派,是1960年代形成的經濟學流派,以挑戰凱恩斯主義的面貌出現。其領袖人物為米爾頓·傅利曼,他在1976年10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1]。貨幣經濟學認為貨幣的供應量在短期內對國家的產出、在較長期上的物價水準有巨大的影響。這種貨幣政策的目標是透過增加貨幣的供應量來實行。

貨幣主義的核心命題是:在經濟活動中,貨幣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通貨膨脹的原因就是發行過多貨幣。政府的角色是通過中央銀行,調控在經濟體中流通的貨幣數量,除此之外,不需要干預經濟活動。

理論

貨幣主義源起於米爾頓·傅利曼與安娜·施瓦茨合著的《美國貨幣史》,並指出「通貨膨脹永遠是無處不在的貨幣現象。」他批評美國政府當時採用的凱因斯主義和約翰·梅納德·凱因斯基於政府干預的理論。他長期批評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貨幣政策,認為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政策是大蕭條的主要原因,而發行過多貨幣造成了70年代的通貨膨脹。弗里德曼贊成中央銀行透過統計國家生產力的狀況和需求,來訂定讓貨幣供需平衡的貨幣政策。

米爾頓·傅利曼認為:「通貨膨脹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因為發行過多貨幣。」所謂「結構性通脹」、「輸入型通脹」都是無稽之談。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過多則造成通貨膨脹,過少則造成通貨緊縮。貨幣主義認為,在短期,貨幣供給的變動雖然能夠影響實際經濟狀況,例如就業;但在長期,它能影響到的只有通貨膨脹。主張貨幣發行量的成長率要保持一個固定的速度,讓經濟中的個體對通貨膨脹有完全的預期能力,這種貨幣機制被稱為弗里德曼規則[2]

歷史

貨幣主義在提出之初並不受重視,直到撒切爾夫人在英國採用貨幣主義政策,使英國經濟成功復甦,貨幣主義政策開始受到各國重視,使得各國中央銀行政策逐漸偏向貨幣主義,取代凱恩斯主義的地位。

視頻

貨幣主義 相關視頻

美國貨幣史

參考文獻

  1.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網,2011-10-10
  2. 虛擬貨幣考驗弗里德曼規則,搜狐,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