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貸款損失率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貸款損失率是指銀行發放出的貸款中發生壞賬損失占各項貸款平均餘額的比重。它是考核銀行信貸部門工作的質量指標。

貸款損失率的計算公式

貸款損失率的計算公式有兩個,分別是:

①貸款損失率=壞賬損失÷各項貸款平均餘額×10,000‱

②貸款損失率=經有權單位批准損失額÷各項貸款平均餘額10,000‱

其中:

壞賬損失,是指企業未收回的應收賬款、經批准列入損失的部分。提取壞賬準備的企業,也在本賬戶反映,發生壞賬時,直接抵減壞賬準備。不提取壞賬準備的企業,發生壞賬時,直接在本賬戶核算。

貸款平均餘額,是一段時期內每日貸款餘額的平均水平。它反映一段時間內貸款規模的一般水平,實際上是計算期貸款時點數的序時平均數。

貸款損失率的意義

認真檢查貸款損失率指標,可以督促信貸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貸款條例,對各項貸款項目的建設和生產條件,以及償還貸款能力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參與貸款項目計劃任務書和初步設計的審查工作,避免貸款損失。

術語解釋

貸款損失,是指信貸資產實際回收金額低於賬面金額的損失。貸款損失的產生是與貸款的不履約分不開的。貸款損失的產生是與貸款的不履約分不開的。所謂貸款的不履約是指借款人不能按貸款協議所規定的日期和金額歸還銀行貸款。

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