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赫爾曼·贊斯特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赫爾曼·贊斯特拉

圖片來自academictree

赫爾曼·贊斯特拉荷蘭語Herman Zanstr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nl的條目]],1894年11月3日-1972年10月2日),荷蘭天文學家。

生平

贊斯特拉生於荷蘭弗里斯蘭省海倫芬附近。1917年畢業於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並獲得化學工程的學士學位。畢業後曾在代爾夫特工作四年,之後兩年擔任當地中學教師。任教期間,他寫了一篇高度數學性與理論性的相對運動論文,並交給美國物理學家威廉·弗朗西斯·格雷·史旺。

之後史旺將贊斯特拉收為博士生研讀理論物理學,他修讀兩年博士課程後於1923年以論文《A Study of Relative Motion in Connection with Classical Mechanics》 獲得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獲得學位以後他跟隨史旺在芝加哥工作一年,之後的一年中他在德國和荷蘭的多個實驗室任職,並有其中兩個月是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尼爾斯·玻爾的實驗室,再到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博士後。

贊斯特拉在加州理工學院發表了著名論文《An Application of the Quantum Theory to the Luminosity of Diffuse Nebulae》,該論文首次提出以定量方式對星雲彗星的光度進行研究的方式(贊斯特拉法)。

贊斯特拉短時間任教於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之後前往英國,最終回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南非德班任教,直到戰後才回到荷蘭。

榮譽

參考文獻

  1.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Zanstra on Moon. Gaze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AU. [27 Jun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