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憂傷之河(閒敲棋子落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跨越憂傷之河》是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跨越憂傷之河
昨晚央視一套《焦點訪談》披露了四川一對家破人心碎的夫妻,在大地震過後,面對無以為繼的現實,夫妻之間總是不停地相互抱怨,且牴牾不斷,心理缺失嚴重,最終導致丈夫殺妻,而後自殺的悲劇。 曾經的山崩地裂、天塌地陷沒有奪去他們的生命,但在重建家園的希望破滅後,他們卻喪失了生的勇氣。
四川汶川大地震,讓許多許多災區人們的心靈蒙上了擺脫不掉的、重重的陰影,面對家破人亡、親人不在,面對生活破碎、理想破滅,面對稀缺的、及時有效的心理和物質救援,使災區人們正面臨着一場嚴重的心理疾患。
在大地震剛剛過去時,來自國內外的無私救助體現了人性的光輝與人文的關懷,讓哀鴻遍野的巴蜀大地得到了一些撫慰。而就在這時,卻傳出一些紅十字會擅自截流救災捐款的消息,讓人不由心冷齒寒。與此同時,一些地方部門擅自挪用救災款項和物資的行為也頻頻被曝光,但除了指責與痛恨他們的趁火打劫、雪上加霜,我們也只能悲哀地作壁上觀了。
如今,據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了半年多,面對生計艱難、哀聲四起的災民,政府救助的腳步卻不知因何正一步步放緩。《焦點訪談》說目前災區人民正面臨震後最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期,一位被採訪的專家斷言:如果不採取積極有效的救助措施,今後半年到一年,我們所不願看到的類似的悲劇也許還會接連不斷發生。這位專家說,說實話我們現在的救援還只是停留在有限的幾個點上。
如此看來,一些政府部門的救援不啻於杯水車薪,還遠遠沒有形成一種普遍的救援氣候。一位住在臨時搭建的板房裡的婦女說,她和丈夫現在都沒有工作,每天丈夫出去打打零工,她在家帶孩子,但有時候丈夫會找不到活兒,那麼這一天他們一家人的收入就為零。居無定所、沒有相應的經濟保障,思念逝去的親人與故園,讓許多災民在災後的生活里看不到希望,甚至只剩下了絕望。
想想當年四川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所表現出來的視死如歸的英雄氣節,怎能不令人唏噓?」據資料顯示,在抗日戰爭中四川將士在前線犧牲者在30萬以上,負傷者在35萬以上。與此同時,四川人民擔負了當時國民政府財政支出的30%以上,擔負了將近40%的軍糧,四川人民把自己生產糧食中的32%送上了前線。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每八個犧牲者中,就有一個是四川人。請那些身居高位的「肉食者」都想一想吧,你們憑什麼讓四川人民在國破家亡的緊要關頭,去拼盡一腔熱血呢?
川人未曾負國,奈何國讓川人流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