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 的圖片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省桓仁縣、新賓縣交界處的八里甸子、華來、平頂山3個鄉鎮內。保護區前身為桓仁縣木盂子林場,1981年經遼寧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

保護區屬森林動植物類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資源。截至2011年,保護區總面積15217.3公頃,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3種、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17種,雙蕊蘭為保護區的獨有物種。2017年12月20日,入選「中國森林氧吧[2]」。

目錄

歷史沿革

1981年9月,遼寧省在桓仁縣木盂子林場基礎上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1998年8月,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省東部桓仁縣、新賓縣兩縣交界處的華來、八里甸子、平頂山三個鄉鎮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4°41′13″~125°5′15″,北緯41°11′11″~41°21′34″。

地質地貌

保護區屬長白山脈龍崗支脈向西南延續部分,其地貌地質形成與華北的地貌形成有緊密的聯繫,因受中生代華北地殼運動燕山運動的影響,地層發生傾斜和斷裂,岩漿侵入、地勢升高,以主峰為中心的山脈呈丫字形向東、西南、北三個方向延伸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山勢曲折蜿蜒,溝壑縱橫,局部地段因受第四紀冰川氣候的影響,形成大面積的亂石窖(跳石塘)地貌

氣候

保護區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中的遼東冷涼濕潤氣候區,由於受海洋性氣候和森林高差的影響,形成特殊的小氣候區。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27.8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3%,絕對最高氣溫38℃,絕對最低氣溫-33.2℃,年平均溫度6℃,年平均無霜期139天。

植被

保護區屬長白植物區系的西南邊緣,並具有向華北植物區系的過渡性。中山植被垂直分布,以北坡表現最為明顯:海拔950米以下為落葉闊葉林帶;950-1050米為雲冷杉楓樺等共建種組成的混交林帶;1050-1180米為雲冷杉暗針葉林帶;1180-1250米為岳樺林帶;1250-1290米為中山灌叢帶;1290米以上為中山草地。

區域範圍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217.3公頃,其中核心區2800.2公頃,緩衝區9505.6公頃,實驗區2911.5公頃。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動植物類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老禿頂子獨特的森林生態系統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11年,保護區共有低高等植物232科1788種。包括真菌植物50科344種、地衣植物13科84種、苔蘚植物50科204種、維管束植物120科1156種。其中屬於遼寧新紀錄的真菌植物128種、地衣植物53種、苔蘚植物112種、維管束植物33種;屬於中國新紀錄的真菌植物78種。

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17種,其中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有人參、紫杉、黃檗;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有:雙蕊蘭黃檗刺人參刺楸核桃楸紅松水曲柳紫椴鑽天柳無啄蘭天麻平貝母野大豆黃蓍狹葉瓶兒小草14種。 雙蕊蘭是一種有「活化石」之稱的孑遺植物,是保護區的獨有物種。

動物資源

截至2011年,保護區陸生脊椎動物有63科223種,其中,兩棲類2目5科5屬9種;爬行類2目4科7屬11種;鳥類13目38科81屬158種,占遼寧鳥類43.3%;獸類6目16科32屬44種,占遼寧獸類71.0%。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有紫貂金雕大鴇水獺黑熊朝鮮河麂鴛鴦雀鷹松雀鷹蒼鷹禿鷲等23種;昆蟲131科708種。被列為遼寧省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91種。

視頻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舉目皆綠色!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歡迎您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生活曝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