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邁克爾·弗雷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邁克爾·弗雷恩
圖片來自
邁克爾·弗萊恩
出生 倫敦
國籍 英國
職業 編劇小說
知名作品 哥本哈根、分秒不差、糊塗戲班

邁克爾·弗萊恩(Michael Frayn,1933年9月8日-)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翻譯家。著名的劇作有喜劇《傻瓜年代》、《糊塗戲班》(又譯《噪音遠去》),戲劇《哥本哈根》和《民主》,他的小說代表作則有《一往無前》和《間諜》。[1]他慣於將哲學思考與深刻思想用淡淡的幽默筆調錶達出來,其作品將時代背景,情節發展和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巧妙的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受到文學界的好評,獲得過很多文學獎,並且多成為暢銷書,受到民眾歡迎。他的妻子是傳記作家和記者克萊爾·托馬林。[2]

人物生平

弗萊恩生於英國倫敦巴尼特區的Mill Hill。他曾在倫敦南部的金斯頓語法學校接受教育,後服兩年兵役。在軍隊的兩年中,他在英國軍方設立的聯合服務語言學校(Joint Services School for Linguists)中學習了俄語。後進入劍橋伊曼紐爾學院學習道德科學,即當時對哲學專業的叫法。

1957年-1968年大學畢業的他成為英國《衛報》和《觀察家報》的記者和專欄作家,並開始了自己的小說與戲劇創作。

弗萊恩從1970年起開始戲劇的創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四個獨幕劇的組合《我們中的兩個》(Two of us),由理查德·布里爾斯和林恩·李德格萊夫首演,遭到了劇評家的批評。

1975年他的《字母的順序》上演,獲得英國戲劇的重要獎項之一的標準晚報戲劇獎(Evening Standard Award)。

1976年他的《傻瓜年代》上演,這齣喜劇以六個學生在離校25年後重新聚會為題,獲得較大的成功,獲得了當年的英國戲劇界最高獎——勞倫斯·奧利佛獎。


圖片來自搜狐網

1982年弗萊恩最廣為人知的喜劇作品《噪音遠去》(Noises off)又名《糊塗戲班》上演,該劇的創作靈感源於《我們中的兩個》的最後一幕鬧劇,使用了戲中戲的表現手法,被稱為英國戰後最成功的喜劇,他也被歸為「幽默作家」並再次獲得勞倫斯·奧利佛獎。

他最為人知的劇作,也是很多人認為是他最好的劇作,是在1998年上演的《哥本哈根》。該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1941年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和他的門生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之間的會面,當時丹麥正處於德國的占領之下,而海森堡也許正在進行原子彈的研究,戰後對於這次會面玻爾保持緘默,而海森堡則多次予以解釋,但真相至今成謎。弗萊恩這一劇作即通過玻爾、玻爾夫人瑪格麗特·玻爾和海森堡三個人之間的談話,探討了這次會見的多重可能性。這部作品在英國、美國都獲得了巨大成功,獲得了托尼獎。萊恩最近的劇作《民主》也在倫敦取得了成功,這一劇本取材於德國總理威利·勃蘭特和他的個人助理,東德間諜君特·紀堯姆的歷史事件,又獲得了托尼獎的提名。

除了創作舞台劇劇本之外,弗萊恩還從事劇本的翻譯工作,他翻譯了安東·契訶夫的四部主要劇作《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姐妹》和《櫻桃園》,以及列夫·托爾斯泰的《啟蒙的果實》。他還寫了電影劇本《順時針》,由約翰·克里斯主演,以及電視連續劇《做鬼臉》,主演埃莉諾·布龍。1990年他寫的電影劇本《最早與最終》(The first and last)獲得國際艾美獎。


圖片來自搜狐網

主要作品


圖片來自搜狐網
作品 年份 評價 全部
哥本哈根 2002 8.3 編劇
Remember Me? 1997 / 編劇
First and Last 1989 / 編劇
分秒不差 1986 7.1 編劇
Galeria oberta 1985 / 編劇
Theatre Night 1985 / 編劇
Screen Two 1985 / 編劇
Great Railway Journeys of the World 1980 / 編劇
女王台前搞笑會 1976 / 編劇
The Wednesday Play 1964 9.1 編劇
That Was The Week That Was 1962 / 編劇

關於創作


圖片來自搜狐網

那麼新聞寫作和戲劇創作的區別在於什麼呢?

弗雷恩認為這兩者同根同源—— 都來自於在充滿匆忙和驚喜的生活中對某種形式和模式的迫切需要。「所有的記者都必須對這個過程有深刻的認識——當你和朋友見面時,你會對他們說些什麼?當你晚上回家時,你會對你妻子說些什麼?新聞與戲劇都是故事,能引起人們興趣的東西。」

而他是多麼難得,一直有穩定的衝動去創作這些「模式」。

他的寫作熱情甚至能追溯到他6歲的時候,但他其實並不來自於一個書香之家。他的父親是一個材料推銷員, 在他的童年回憶中,就沒有出現過父親看書的場景。然而在6歲時, 弗雷恩寫了一篇名為《我長大後想住的房子》的作文——那棟想象中的房子是一個大膽的裝飾藝術建築,有平坦的屋頂、白色的水泥牆和沿着角落彎曲的長長的窗戶。他的父親讀完這篇早熟的作品後說, 「也許,你應該當一名記者。」這句話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如影隨形,也許是因為父親從來就不是一位鼓勵型的家長,他對兒子理想工作的設想就是板球運動員,因此這句話的分量也就格外地重。


圖片來自搜狐網

從6歲到87歲,他能想象沒有創作的生活嗎? 「有時候我覺得明天就寫不出來了。我經常有這種感覺。」 這位耄耋之歲的老人笑着回答。但他並不在意。因為 「到了明天,我還是會坐在辦公桌前。」

給青年作家和編劇們的建議?

寫同一本書,

同一部戲,

寫一遍又一遍

但每次都稍微寫得有點不一樣……[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