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運城鹽湖 (中國死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運城鹽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由於其鹽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歷史,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1]

地理

地理位置

運城鹽湖地處晉南盆地腹地,秦晉豫黃河轉彎處,南依中條山,北靠峨嵋鳴條崗,東連涑水瑤台,西接黃河古渡。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氣候

運城鹽湖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時數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C,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歷年總積溫平均為513.8°C。[2]

歷史發展

運城鹽湖形成於新生紀第四代,由於受一次大的造山運動的影響,運城盆地南部的中條山和北部的孤山、稷王山褶斷上升,其他板塊下沉,形成一個大面積的沉積窪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裡,經過長期的沉澱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

解放後,圍繞鹽池的保護與利用,運城潞鹽管理局、潞鹽製造場聯合會、潞鹽運銷公司、運城鹽務大隊等組織先後設立。

1985年,經過對運城鹽池資源的充分研究,潞鹽生產基本停止,取而代之的是硫化鹼、工業無水芒硝等產品。

2003年10月,某集團為了有效地保護運城鹽湖這一中國」死海」資源,採取了相應保護措施。

景點景觀

鹽水漂浮

運城鹽湖阡陌縱橫、銀島萬千,湖內銀島奇景是常年展現滿眼的硝堆,環繞鹽湖的數十平方千米濕地常年棲息着數十種候鳥。對運城鹽湖水的重金屬含量檢測表明,運城鹽湖含有豐富的鹽分,鉛、汞、鎘等重金屬含量均低於死海,鈉、鈣、鎂等元素高於死海,湖水密度達每立方厘米1.25克—1.29克(大於人體密度),所產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三成。入水後可自然漂起,水不沒腹。由於鹽湖湖水中較高的含鹽量,人在漂浮過程中,身體中的水分會被交換掉,所以鹽水漂浮時間不能太長,漂浮以後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養生黑泥

運城鹽湖的黑泥則以硫酸鹽為主,富含有益於人體的礦物質元素。將鹽湖黑泥均勻地敷抹在身體除眼睛、嘴唇等以外的部位,可使黑泥中豐富的礦物質滲入皮膚的皺紋和毛孔中,有清潔皮膚、消炎、去皺、殺菌、快速治癒小傷口、祛除皮膚多餘油脂和角質層、修復凹凸不平的表皮、收斂粗大毛孔及促使皮膚新陳代謝等功效。

養生溫泉

源自鹽湖深層2121米的地熱礦泉水,泉口常年出水溫度68℃ ,由於水中含有較高的鐵份和鹽份,泉色似鐵鏽紅,被稱為中國的赤湯「金泉」。

養生璐鹽

鹽療是與藥療、泥療並列的中醫三大傳統保健療法之一,唐代醫聖孫思藐將其作為養生健體的一種良法而大力提倡。死海鹽療是高濃度礦物質河東大鹽與現代科技高度結合的保健新療法,是對傳統醫學的繼承和發展。

文化

傳說

黃帝戰蚩尤

約在公元前30世紀,黃帝與蚩尤為爭奪河東鹽池而演繹「黃帝戰蚩尤」。

舜吟南風歌

舜帝是心系黎民的古代聖君。他巡經鹽池看到白花花滿池的鹽粒,興奮的手撫五弦琴吟出千古絕唱《南風歌》。

鹽文化

河東鹽和河東鹽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古人對運城鹽池的最早開發利用,已達4000年以上歷史。 「潞鹽」開發

潞鹽即為運城的鹽,它的開發為中華民族結束茹毛飲血的時代,孕育華夏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改革鹽法

唐王朝時改革鹽法,推行了鼓勵鹽業生產的政策,運城鹽池鹽產量得以大幅度增長,行銷區域「西出秦隴,南過樊鄧,北極燕代,東逾周宋」,供華夏20餘州。

池神廟

唐代宗下詔書,賜鹽池名為「寶應靈慶池」,封鹽池之神為「靈慶公」,並在鹽池內的臥雲崗上修建了池神廟。

鹽務學府

元成宗大德3年,鹽運使奧屯茂創建了一所鹽務學府,名為「運學」,它是由運城鹽務官府創建,接納鹽商、鹽丁子弟入學的一個普通學。

河東鹽商——猗頓

猗頓,戰國時魏國人。《史記·貨殖列傳》載:「猗頓用盬鹽起,……與王者埒富。」他靠牛羊蓄牧起家,後經營鹽業,利用騾馬作運鹽腳力,開闢運輸通道,東向齊魯,西向秦及西域。如此十年,終成富豪。

伯樂相馬

膾炙人口的典故「伯樂相馬」即發生在河東鹽池。史記《戰國策·楚策》謂:「昔騏驥駕鹽車上虞板,遷延具轅而不能進」。這就是伯樂(即孫陽)在通往虞國(現平陸)的鹽運古道「青石槽」山道上發現的拉着鹽車的千里馬。

戎生編鐘

現存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的戎生編鐘,鑄造年代為晉昭公六年(公元前740年),所鑄銘文記述了「遣鹵積與取金繁湯」,即用晉國鹽池的鹽到安徽銅陵去換銅等傳說。

墾畦澆曬法

《河東鹽政彙纂》記載,在唐初,河東鹽池出現了墾畦澆曬產鹽法。這是產鹽技術的重大進步,領先西方國家約1000年。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稱其為:「中國古代科技史的活化石」。自「墾畦澆曬法」問世後,運城鹽池潞鹽的質量和數量大幅度提高。據《新唐書·食貨志》載,大曆年間,河東鹽池每年鹽利達150萬緡,占全國鹽利收入的四分之一,占財政總收入的八分之一。

宋代鈔引法

宋代在河東鹽池創新的「鈔引」法,(即用錢購買鹽票,以後可隨時兌取出賣)。它是商人買鹽存鹽銷鹽過程中的有價證券,是股票期貨的雛形,也是政府發放的特許證。《宋史·包拯傳》,記載了包拯在任陝西轉運使時,曾兼理河東鹽務,積極推行鈔引法,政績突擊。

鹽池神廟

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唐代宗詔賜河東鹽池為「寶應靈慶池」,其神為「寶應靈慶池神」。由此皇帝為企業修建的鹽池神廟列入國家禮典。

晉商與鹽池

北京大學梁小民說出了在中國歷史上輝煌了500年的晉商是如何產生的:古代貿易遵循的不是比較成本原理,而是互通有無。那些貿易發達的地區往往是某種重要物品的產地。晉商的起源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鹽。

鹽池禁牆

禁牆——鹽池的長城,禁牆從唐代草劃,宋代繼建,明代續修,前後歷經一千多年,「終鹽池一周,屹然如城」,全長58.7公里。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盜鹽走私,保證國家稅收。

粉色硝花

素有中國「死海」之稱的運城鹽湖,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景觀就是「硝花」了。「硝花」又叫「硝凇」,是芒硝結晶在鹽板上的一種特有的物理現象,這一現象在鹽湖並不是每年都會出現,只有當氣溫低於零下5到10攝氏度時,才有可能邂逅這樣冰晶玉潔般的奇觀。強冷空氣大面積來襲,運城市的氣溫也屢屢下降。所以,鹽湖周邊便綻放出一層層的「硝花」。

這些「硝花」凌寒怒放,讓人們不由得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鹽湖附近居民介紹,這些天來,不顧嚴寒蹲在鹽湖邊創作攝影作品的發燒友不在少數,大家都在用鏡頭為這一罕見的奇觀留下美好的記錄。

參考文獻

  1. 中國死海, 中國死海官網,
  2. 航拍中國「死海」 猶如多彩畫卷, 中新網,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