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太史養正升都憲巡撫宣府
《送張太史養正升都憲巡撫宣府》是一首古詩,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自古以來,詩歌就伴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從未中斷。從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問世到現在已經三千年了[1]。
“ |
北邊重鎮稱宣府,一帶關河新蕃宇。 鎮朔長屯大將兵,節制還應屬巡撫。 眼中之人今幾年,受詔臨戎已三五。 聖明不喜文法吏,特簡儒臣付斯土。 張君堂堂七尺軀,生有奇才濟文武。 近侍初聯鳳閣班,文章久擅雞林賈。 時從經幄講唐虞,正色稜稜似文虎。 事功直欲追前賢,蜾蠃雕蟲底須數。 人言國士可無雙,書劍相傳自其祖。 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長組。 想當跨馬出行邊,先事澄清後戎伍。 千倉有蓄問陳紅,百里相望看樓櫓。 守臣戍帥總郊迎,帓首聯翩負前弩。 蒐田尚接金蓮川,弦誦遙連赤城塢。 威聲早已罷烽燧,號令誰能易旗鼓。 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邊人悉安堵。 愧予與君最相得,半生不脫儒生腐。 置身豈合在公卿,開口徒能論今古。 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對雞舞。 平明載酒送君行,祖席薰風動南浦。 願君當此得志秋,莫學人嗟守邊苦。 幕府重期老范謠,家聲再續留侯譜。 功成復入漢庭來,帝袞終須待君補。 |
” |
— [明代]程敏政 |
目錄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
詩韻猶畫韻,無韻之畫自古不得品位,同樣的,無韻之詩則更是為世人所不屑。此中之「韻」就是詩與畫的靈魂,無之則詩畫無以留存。而「韻」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即是詩詞的意境。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體道」的境界。「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語言給予確切的表達和解釋,但它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它先天地生,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正是道家這種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的思維特點,啟發了後世的文學家、藝術家,去追求一種深遠杳冥的、飄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語言窮盡而又能表現一種高遠意旨的藝術境界。詩人、藝術家藉助比喻、象徵、暗示等種種藝術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許多的空白和斷裂,通過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啟發讀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體味、想象、填補這些空白,去獲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審美享受。這正是文學作品中意境的魅力。可見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種人生哲學。到了魏晉六朝時期,劉勰把哲學的命題轉為文學理論命題,「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意境是中國古代詩論獨創的一個重要的審美範疇,離開意境理論,就無法對中國古代詩歌美學發展史上,許多概念的產生、發展、深化、界定做出歷史與邏輯的闡釋。可以這樣說意境理論是理解古代詩歌甚至整個中國藝術美學的網上紐結,對此問題的深入探討,必將會使我們對中國古代詩歌藝術豐富的內涵,有進一步的體會,同時也能使我們對於詩人微妙深奧的詩心,有一個準確的把握[2]。
參考文獻
- ↑ 《詩經》305首,你至少要會背這23首巔峰之作收藏!,搜狐,2023-04-20
- ↑ 古代詩歌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走近教育,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