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送陳養晦謁閬風舍先生四首·大冠襜袂走紛紛

送陳養晦謁閬風舍先生四首·大冠襜袂走紛紛》是宋末元初文學家戴表元的作品之一。

戴表元(1244—1310年),字帥初,一字曾伯,自號剡源先生,溪口鎮榆林村人。五六歲從父學詩文,多有奇句,稍長就塾師習辭賦。師從曾任南宋禮部尚書[1]王應麟舒岳祥等一代文學師表。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中進士,被授予迪功郎、建康府教授等職。其所著有《剡源集》30卷和佚文6卷。

送陳養晦謁閬風舍先生四首·大冠襜袂走紛紛

目錄

後世評價

《元史》言其於至元、大德間,在東南一帶「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時」。清永瑢、紀昀主編的《四庫全書提要》言其:「學博而肆,文清深雅潔,化腐朽為神奇,蓄而始發。」誠然,他的記、序一類散文,筆調清新流暢,看似和歐陽修等人的風格相近,卻沒有偏愛說理的毛病。如《送張叔夏西遊序》,記詞人張炎少年時代作為貴游公子的翩翩風姿,和中年漂泊潦倒的境遇,以及酒中高歌、忘懷窮達的神態,文辭簡潔而傳神,感情親切自然。其他如《寒光亭記》《清峙軒記》《秋山記》等,完全立足於人生的真實體驗,應該說是文學的進步。

其詩則力變宋詩積習,風致近晚唐。戴表元深諳宋代詩風的弊端所在,大聲疾呼革除其弊,特別是對理學科舉制度破壞文學藝術的現象,反覆加以揭露和抨擊。袁桷[2]《戴先生墓志銘》說他「力言後宋百五十餘年理學興而文藝絕」。如他的《方使君詩序》記南宋末都城臨安士人的風氣:「當是時,諸賢高談性命,其次不過馳騖於竿牘俳諧、場屋破碎之文,以隨時悅俗,無有肯以詩為事者。」這在理學盛行的當時很是難能可貴。

故國之思是他詩歌的一個着眼點。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中稱:戴帥初湖上贈歌者一絕,有故國之思焉:「牡丹紅豆艷春天,檀板朱絲錦色箋。頭白江南一樽酒,無人知是李龜年。」好一句「無人知是李龜年」!恰是一聲長嘆,茶冷月寒,有無盡哀思。同時,與其後期隱逸生活相連,其志趣清雅的山水田園詩則占有相當部分。而最為人稱道的當屬那些搭着時代脈搏跳動、可稱之為「史詩」的詩篇——從《剡民飢》到《夜寒行》《采藤行》,以及《江行雜書》《南山下行》等,均以犀利的筆鋒揭露了當時的黑暗現實,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下層人民飽受徭役、戰亂之苦的悲慘境遇。

視頻

送陳養晦謁閬風舍先生四首·大冠襜袂走紛紛 相關視頻

0331-005 初一年級歷史 元朝的統治
錢大昕評論《元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