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通濟堰,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邊,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2001年06月25日,通濟堰作為南朝至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
通濟堰,2014年通濟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自宋元至清,歷代多次續建整修。大壩呈弧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
結構體系
通濟堰現存歷代碑刻十八通,主要集中在大壩北岸的司馬廟中。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濟堰規碑」。
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兩通,其中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麗水縣通濟堰詹南二司馬廟記碑」,是現存最早的通濟堰史料。通濟閘至石函渠段兩側,留有多株千年護岸香樟。臨渠建有文昌閣、店鋪、民居、牌坊等各類清代木石建築物。
水利工程
通濟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壩、通濟閘、石函、葉穴、渠道、概閘及湖塘等組成的水利灌溉體系。
通濟堰的攔水壩位於麗水市區西南25公里的甌江與松蔭溪匯合口附近的堰頭村。大壩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積約3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為3立方米/秒,每天能攔入堰渠水量約為20萬立方米。
通濟堰渠道呈竹枝狀分布,由乾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組成,蜿蜒穿越整個碧湖平原。乾渠長22.5公里,分支渠四十八條,毛渠三百二十一條,大小概閘七十二座,並多處開挖湖塘以儲水,形成以引灌為主,兼顧儲泄的竹枝狀水利灌溉系統。
重大意義
乾渠始於攔水大壩北端的通濟閘,渠水經堰頭村、保定村,穿越碧湖鎮、平原、石牛,流抵下圳匯入甌江,迂迴23公里。乾渠上分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條,使整個碧湖平原上的3萬餘畝農田得以旱澇保收。主、支渠上有大小閘概72處,進行分水調節,使渠水能自動流入不少農田。
通濟閘為緊靠攔水壩的第一道閘,它控制堰渠總水流量,為全渠道的灌溉樞紐;位於概頭村的開拓閘,是通濟堰的一座中心閘,通濟堰由此分出東支、中支和西支;位於上閣村的城塘概閘又把通濟堰劃分為上源、中源和下源。除此之外,還有龍子殿概、木棲花概、下概頭概、金絲概、河東概、豐產概等多處閘概進行分水和調節水流量。為了便於蓄水和排灌,各支毛渠利用閘概攔蓄多餘的渠水,還配以眾多的湖、塘、水泊與支毛渠相通,其中給洪塘為最。石函引水橋建於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5年),總長18.26米,淨跨 10.24 米,橋墩高4.75米。葉穴為疊梁結構的木構概閘,始建於宋,清光緒二年(1876年)重建。
洪塘位於保定村西北,「周九百二十三」(註:一弓為五尺),塘內蓄水可灌溉農田2000餘畝。 整個通濟堰灌溉網絡縱橫交錯、得體合理,形成了以灌為主、蓄泄相兼的水系布局[2]。
視頻
通濟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518處)(2001年06月25日國務院公布) ,文明網
- ↑ 浙江麗水通濟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中國青年網,201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