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景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景興
出生 1928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書法家

郭景興

郭景興,號守橋翁,男,漢族,1928年2月生,天津市寧河縣苗莊鎮江石沽村人。現為: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藝術委員會理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博物館研究員、盧溝橋歷史博物館名譽館長、在京寧河同鄉聯誼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北京市豐臺地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台灣「藝文交流」畫報社名譽社長,台灣中華藝術交流協會「名譽會長」,「海峽兩岸名家展評審團」委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研究員(文博專業)。 幼年從伯父澄齋學習書法、篆刻。書法始攻顏,兼學歐、柳、蘇、黃。1949年結識北京名書法家呂廷立,又攻研魏碑,經多年研究,形成個人風格,其書風以唐楷為基礎,入北魏氣勢架構,後宗趙之謙,氣勢濃厚,豪放舒展,放而有度,神韻活現,遒勁於流動之中。治印五十餘載,操刀如筆,視石若紙,襲秦篆之風,采漢印之長,印風端莊穩健,瀟灑奔放,寓高雅清秀於方寸之中。自1981年起,從事文物考古工作。從事書法、印石六十年,經常參加書法篆刻展、賽,並多次獲獎。1997年參加中國文聯主辦的「首屆書法藝術節」,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1998年11月參加「東京中、日、韓國際書畫聯展」;1999年5月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主辦「郭景興書法賑災義賣展」,10月在北京舉辦「郭景興書法、篆刻展」。

書法作品深得國內外喜愛,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抗日戰爭紀念館、台兒莊紀念館、陳勝吳廣紀念館、大葆台西漢博物館,財政部、 國家稅務局等國家重要部門,全國人大、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領導,美、日、泰、英、法、南韓及港、澳、台地區的知名人士,如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日本社會黨委員長井多賀子、日本參議員田英夫、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林佑一、亞洲銀行行長千野等等都收藏有他的書法或石印作品。

郭景興研習藝事數十年勤苦不輟,博涉楷隸魏篆,集百家之長,鑄自我風格。篆刻積印譜十二冊,書法精品,無計其數,國內外眾多重要報刊,美國《美中畫報》、《中華錦繡》大型畫報、台灣《藝文交流》畫報、《民政之聲》報、《唐詩三百首四體書法藝術叢書》、《中國當代名聯墨跡薈萃》、《中國名勝古蹟大觀----墨跡》、《人民畫報》大型專輯畫冊「走向世界的中國」等等,都發表過他的作品。

個人傳略收錄於《中國現代書法界名人大詞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書畫名家簽名鈐章藝術總覽》、《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等。[1]

工作簡歷

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

1949年2月接管北京十二中,之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1981年任盧溝橋文物保管所所長;

1984年開始籌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任籌備處主任。

1988年5月被評為文博研究館員

1992年,在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離休

1998年北京社會科學院聘為:外國問題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北京市中日關係史學會理事。

1983年參加北京書法家協會成立大會,成為會員;

1985年9月獲北京新新杯書法選拔賽一等獎;[2]

守橋翁的故事

「一座橋、一座城和一個人的故事」   改革開放後,郭景興也進入到「知天命」之年。郭景興隻身來到了盧溝橋籌建盧溝橋文物保管所,展現在他眼前的卻只有一座盧溝橋和一座被日軍炮轟過的宛平城。    他這個當時只管一個臨時工的「所長」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我在盧溝橋畔轉了一大圈,也沒找到一個立腳的地方,更不要說找間辦公室了。」郭景興犯了難,豐臺區文化局領導來之前說得明明白白,編制暫時沒有,人員暫時沒有,你去那兒只能是殺出一條血路來。郭老說:「很長一段時間,我在那裡演繹了一座橋、一座城和一個人的故事。」    當時的盧溝橋名聲在外,但前來參觀的外賓卻反映,這兒的條件太寒酸了,連上廁所的地方都找不到,還有一些舊地重遊的29軍將士和後代,他們也普遍反映說,來到盧溝橋怎麼也該有個喝水的地方吧?郭景興感到了壓力,那些天滿腦子裝的都是:「我怎麼做才能不負組織重託?」    他靠軟磨硬泡,在盧溝橋邊鐵路工程隊借用值班室,在裡面放了一張辦公桌。沒有工作場地,他就多次跑到豐臺自來水公司救援,最後感動了「上帝」,破例為他無償劃撥了一塊兩畝大的報廢水源地。盧溝橋文保所終於有了落腳之地,他這位新所長也走馬上任了。   

「初到盧溝橋工作,我習慣每天都到橋上走一走,看一看。不過,我的心情很快就沉重起來。」郭景興說,「那天我在橋上走,一個重型載重車隊從橋上隆隆駛過,我突然感受到車輛駛過時,橋面在劇烈顫抖,橋的懸空過梁在晃動,橋的欄板和望柱出現了很多裂縫。我的心一下子吊了起來,這如何了得,這盧溝橋在永定河挺立了800年,要是在我這個文保所長的手下損壞了,那我不就成歷史罪人了嗎?」    郭景興急了,攔住其中一輛車,對司機說:「你們這麼走,這橋受得了嗎?」那司機睨了他一眼說:「我在橋上跑了好幾年車了,天天是這麼個樣子,這橋不也沒塌嗎?」    「這盧溝橋是文物,要是塌了就晚了。」郭景興說,「你的領導是誰,我去和他說說去!」    「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司機嘟囔了一句,開車走了。    那天晚上,郭景興失眠了。    第二天,郭景興找到了豐臺區文化局領導,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反映了。「老郭啊,你反映的問題很重要,」領導面露難色地說,「但是我們文化局的權限又管不了交通的事兒,這樣吧,你先做一下調研,再打一個報告,找機會我去向區政府領導反映一下。」    郭景興回到所里就着手調查研究盧溝橋近來的交通情況,這一了解,更讓他嚇了一大跳。有關部門曾在1975年1月27日和28日兩天,對盧溝橋進行活荷載試驗。活荷載分三級加載,最後一次加載總重為四百噸,各孔的測試數據均在安全值以內。可以想象,一輛四百噸的載重卡車從八百年歷史的石橋上壓過,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如果盧溝橋有靈魂的話,是會哭泣的。    調查報告寫完了,報上去了,卻遲遲沒有得到有關方面的回音,郭景興急了,在短短的幾年間,持續地打了十幾份報告,從而踏上了為盧溝橋的保護而呼號的漫長之路。   「我初到盧溝橋文保所那會兒,中國的改革開放還剛剛開始,北京市和豐臺區的財政經濟狀況還不像今天這樣好。」郭景興說,「現在說起來,很多人還不相信,我1979年兩手空空來到盧溝橋,兩年期間我這個文保所長居然沒有一分錢的經費,我的工資也是由豐臺區文化局開的。    一直到1981年7月,豐臺區文管所和盧溝橋文保所的編制才算批了下來,兩個所共給6個人的編制,兩個所的所長由我一人擔任,每年經費包括工資和辦公費用只有一萬元。那兩年我是一無所有的所長,既沒有編制,又沒有經費,為了建個盧溝橋陳列館,我只得四處求援,八方奔走,到最後市文物局批給了5萬元建館基建費,才算把盧溝橋文物保管所建成了。」    郭景興一到盧溝橋文保所就掄了「三板斧」,這位比「七品芝麻官」還小的所長,卻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組織才能和創業思路。    那是一個商品經濟剛剛提出,還被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家視為資本主義,被許多當權人物視為洪水猛獸的年代,郭景興卻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做起了在別人眼裡不務正業的事兒。    郭景興從來盧溝橋參觀的人群中看到了商機,在陳列館院裡蓋了一個60平方米的門市店專門賣畫,雖說簡陋,卻也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他請了一位原北京電機廠的退休會計坐鎮,再配一位待業的女青年出售西藏美術家協會主席等名人的字畫。隨着事業的發展,他還陸續吸收了30多位北京市內的待業青年,開辦了一家盧溝橋旅遊公司,這些營業收入都用於文物保護、資料徵集、宣傳講解。    1981年7月,盧溝橋文物保管所被評為市、區兩級文明單位,被豐臺區評為模範集體,被市文物局命名為文物普查先進集體。郭景興在盧溝橋首戰告捷,但他卻並沒有自滿,他知道還有更重要的事業在等待着他。    「文保所的生存問題雖說是解決了,但我最牽掛盧溝橋文物保護問題還是沒能解決,這是讓我最揪心的事兒了。」郭景興說。    1982年起日本右翼勢力掀起一股反華高潮,日本右翼勢力宣稱盧溝橋事變是偶然發生的。這一事件激起全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的愛國華僑的極大憤慨,盧溝橋一時間熱鬧了起來,前來盧溝橋參觀的歸僑和青少年學生絡繹不絕,有的悼念抗戰英烈,有的舉行抗議活動,有的提議應在盧溝橋建一個永久的教育陣地「抗日戰爭紀念館」。    郭景興作為那場戰爭的親歷者,也義憤填膺,他帶領幾名青年搭起了一個臨時大棚,辦起了日軍侵華罪行圖片展覽。    那會兒,陳毅元帥之子陳昊蘇剛剛從團中央下派到了北京豐臺區任區委副書記,陳昊蘇是位學者型的領導。    一天,陳昊蘇副書記在參觀了展覽之後,對郭景興說:「這個展覽形式很好,應當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到這段歷史。」郭景興預感到他所企盼的那個契機來了,就抓住這個場合匯報了文保所近期想做的幾件大事,以及當前所面臨的困難。「你們的條件確實太差了,與盧溝橋的歷史地位極不相稱。」陳昊蘇爽快地說,「這樣吧,你們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向我打報告,我來幫你解決。」    在陳昊蘇的積極倡導之下,當時的北京市組織了全市青工輪訓,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工人來到盧溝橋觀看圖片展覽,親身感受了一次真實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如此,胡喬木朱穆之白介夫等中央和北京領導前來參觀,這在豐臺區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1984年夏,時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羅干陪同日本總評議會前議長市川誠先生來盧溝橋參觀了日軍侵華罪行圖片展覽。市川誠深深感到震撼,當場寫下了「誓中日永不再戰」。郭景興因勢利導,又積極組織起各種抗日戰爭紀念活動。    一時間,小小的盧溝橋文保所辦得是風生水起,紅紅火火,郭景興的「三板斧」初見了成效,可他並沒有滿足,而是又生成了新的設想:將盧溝橋文物陳列館做強做大,建一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