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醉美不過家鄉的秋(趙光耀)

醉美不過家鄉的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醉美不過家鄉的秋》中國當代作家趙光耀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醉美不過家鄉的秋

喜歡於藍天下望着田埂的白鷺發呆,喜歡站在陽台眺望遠方不可知的去處,喜歡這少有的靜謐和簡單。喜歡晨霧朦朧的山巒,喜歡煙雲如夢的竹林,喜歡路邊不知名的野花,因而也喜歡停留在花草間的蜻蜓蝴蝶,也喜歡電線杆上、或低空中愜意的鳥兒。

秋陽跌在稻田豐滿的前胸,高空是銀盤,地頭有金碗,遙遙相望,柔濕那一口善感的心窩。

朦朧晨色里,你不必詰問層巒的羞赧,也無需責備一簇簇躲閃的樹蔭。天是藍的,雲是白的,就算不合乎秋高氣爽的常態釋義,她已帶給你一腔歡喜。

稻穗累累笑彎了腰,菊花黃,金子黃,怎抵這飽滿油亮的穀子黃?璀璨了鄉親心上的天空,釀熟父親深藏老屋的酒香,笑不在田中的熱鬧,在那秋濃的希望!

一盞盞,一排排,明亮不一的燈光,從樓房、從路旁相繼亮起來的時候,夕陽正趕着雞鴨迴圈歇息,鳥兒們唱着婉轉動聽的歌聲遁入黑夜,我的村莊,回歸恪盡職守的守夜人,微闔雙眼,假寐

鏡花水月不過恍惚間,眼前的景,夢中的影,不似晨曦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羞答答,那一絲欲語還休的情,坦露在夜行路邊。真真假假,是是非非,早已不重要,不追究,一朵朵無名的小花兒,顧自深情綻放在微涼的秋夜。

世間萬物,因緣而聚,因緣而散。無意一瞥,便驚動偶爾路過的我——這個塵世中與它一樣渺小的微粒。

女兒打着閃光燈拍了張景像,綠色的禾葉,金黃的穀粒,青青的小草,隨之溫和地暖了眼睛。她不知這大片稻田裡曾奔放着媽媽童年的快樂。

盛夏的原野,空氣中飄着西瓜誘人的香甜,零零落落的看瓜棚,如一頂頂遮陽的斗笠,安放在田頭、溪邊。寒冬的荸薺地,擠滿了孩子們的喧鬧和歡笑的回音,風兒走過,炊煙飄過,豐盛的荸薺杆一順溜地倒向一邊,大家也順勢在寬寬的地里隨意翻滾。

那時的天空藍得清澈見底,那時的雲朵白得自在逍遙,少小的我們,愛着頭頂月光、腳踩鬆軟泥草的純樸和透明,猶如那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水,纏繞着村莊的腰際,我們也喜歡那種與泥土肌膚相親的甜蜜。

抓緊月兒彎彎斜射光束的當口,留下匍匐地面的身影,把長長的影子安放在樹影間,把親切的氣息揉進游離的心靈。此刻,我是你手裡的琴鍵,你是我心頭的禪韻,一聲彌陀一聲喚,驅逐污濁的浮華,只與你相吸,只與淨同體,我願,是那一株未曾涉世的幼草。

明白死心踏地的意義。有一種付出叫自願,有一種真情叫陪伴,有一種溫暖叫懂得。

月兒走我也走,月兒圓我也圓,月兒閃我也閃……那顆星星的足跡,就是最長情的告白。只是啊,目光相遇,心靈相通,之間卻永遠橫亘着不遠不近的距離。

有些人總以為遠離家鄉的遠方就是夢想的開始,而我,獨戀這一方素樸的風景,即使她不及城市的繁榮嫵媚,卻有專屬的祥和與純淨滋養你心靈。聽風,聽雨,聽那寂靜夜裡徘徊的樂音,無不詮釋着一脈淡淡的憂傷,和扯不斷的鄉思牽念。

曾經期望的相見,曾經期望的重逢,忽然就無所適從……也許,生命就是一場場路過,比如風景,比如事物,比如情感。

回到故鄉,安然流連,盡情寫意真摯的情感,你的心情,竟與愛恨無關!

[1]

作者簡介

趙光耀,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