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慣於流浪的我,今年又在武漢過了幾個月。在這幾個月之中,若問起我的成績來,是一點也沒有的。幸而我得遇着了一位朋友陳季俠君,在朝夕過從間,我得了他的益處不少。我們同是青年人,並且同是青年的文人,當然愛談到許多許多戀愛的故事。陳君為我述了他自身所經歷的一段戀愛的故事,我聽了頗感興味,遂勸他將這一段戀愛的故事寫將出來,他也就慨然允諾,不數日而寫成,我讀了之後,覺得他的這本小書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著作,但在現在流行的戀愛小說中,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它所表現的,並不在於什麼三角戀愛,四角戀愛,什麼好哥哥,甜妹妹……而是在於現今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之中有兩個不同的女性。也許它所表現的不深刻,但是……呵!我暫且不加以批評罷,讀者諸君自然是會批評的。我的責任是在於將它印行以公之於世。我本不喜歡專門寫戀愛小說的作家,但是現在戀愛小說這樣地流行,又何妨將陳君的這本小書湊湊數呢?

作者簡介

蔣光慈(1901~1931),安徽霍邱(今金寨縣白塔畈鎮白大村河北組白大小街)人。 民國10年(1921)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國後從事文學活動,曾任上海大學教授。民國16年與阿英、孟超等人組織太陽社,編輯《太陽月刊》、《時代文藝》、《新流》、《拓荒者》等文學雜誌,宣傳革命文學。著有詩集《新夢》、《哀中國》,小說《少年漂泊者》、《野祭》、《衝出雲圍的月亮》等。 1926年,中篇小說《少年飄泊者》問世,在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 1927年7月,出版第二部詩集《哀中國》。11月,反映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的中篇小說《短褲黨》出版,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最初成果之一。 1928年,與孟超、錢杏邨等人成立革命文學團體太陽社,主編《太陽月刊》、《時代文藝》、《海風周刊》、《新流月報》、《拓荒者》等文學刊物。在《太陽月刊》創刊號上發表的論文《現代中國文學與社會生活》、《關於革命文學》,曾引起創造社、太陽社與魯迅之間的一場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 1929年4月,出版長篇小說《麗莎的哀怨》,因書中流露出同情白俄貴族婦女,渲染不健康的情緒,曾受到左翼文藝界的尖銳批評。

內容預覽

  淑君呵!我真對不起你!我應當在你的魂靈前懺悔,請你寬恕我對於你的薄情,請你赦免我的罪過我現在想懇切地在你的墓前痛哭一番,一則憑弔你的俠魂你的魂真可稱為俠魂呵!一則吐泄我的悲憤。但是你的葬地究在何處呢?你死了已經四個月了,但是一直到現在,你的屍身究竟埋在何處,不但我不知道,就是你的父母也不知道。也許你餵了魚腹,或受了野獸們飽饜,現在連屍骨都沒有了。你的死是極壯烈的,然而又是極悲慘的,我每一想像到你被難時的情形,不禁肝腸痛斷,心膽皆裂。但是我的令人敬愛的淑君!我真是罪過,罪過,罪過呵!你生前的時候,我極力避免你施與我的愛,我從沒曾起過愛你的念頭,也許偶爾起過,但是總沒愛過你。現在你死了,到你死後,我才追念你,我才哭你,這豈不是大大的罪過麼?唉,罪過!大大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