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菜情(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菜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野菜情》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野菜情

正是春氣萌動、萬物開始復甦的初春時節。料峭寒意中,連續幾場霏霏小雨下過後,為寒冷的嚴冬鐵鉗般的巨手鉗制了一冬的鄉下枯黃衰萎的田間地頭,山野陌上,漸漸呈現出一派絨絨綠意……

星期天,久居鬧市的我與妻子、兒子一家三口告別了終日車來人往、市聲擾攘的都市,來到郊外靜謐恬雅的鄉間尋春踏青,看着那坡前崗頭綠草叢中隨處可見的一棵棵綠茵茵、毛茸茸的野菜,立即就想起故鄉,想起故鄉那蓬蓬勃勃生長在田間地頭、溝渠道畔、籬前院邊的一棵棵野菜。一種親情禁不住驀然間油然而生,並使我這顆和它暌違已久的遊子心裡立即湧起一陣無論如何也抑制不住的激動與欣喜……

我的故鄉是一個丘陵地帶,那裡崗巒起伏、河渠縱橫,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濕潤的氣候,使各種植物都可以生長。故而,野菜在那裡自然也生長得十分茂盛不說,種類也非常繁多。什麼薺薺菜、刺刺菜、灰灰菜、野蘿蔔纓子、鵝兒腸、酸溜溜……應有盡有。

每年春天,氣候只要稍稍一轉暖,再加上幾場潤物無聲的小雨下過之後,它們就都迫不及待地從泥土下面鑽出來了。那帶着一層薄薄絨毛的綠綠的葉片和嫰閃閃、脆生生的葉芽兒,看上去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經過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陣痛後新生的嬰兒一樣,煞是可愛。它們密密麻麻、挨挨擠擠、不擇地勢、不選環境地生長在村前村後、田間道旁、河灣渠畔的任何一個地方,把那裡打扮得綠意冉冉、生機盎然。為一向頗為貧困的家鄉土地增添了不少美麗。

在我幼小的時候,飽讀了一肚子詩書、且能寫會畫的父親被錯誤地打成右派後從縣政府回到老家。在勞動種田的間隙,他常常把一本已翻得封面和書頁都已破爛不堪的《詩經》拿出來小聲朗讀,同時也讓我這個當時剛剛能夠咿呀學語的孩子跟上他讀。我除了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等詩句記得滾瓜爛熟外,還將「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兩句詩記得刻骨銘心。

當時因為年幼,我根本不懂「采蘩祁祁」是什麼意思,讓父親解釋,父親就說那是古人春日在田間地頭忙活着剜野菜的意思。

從那時起,我就懵懵懂懂地知道我們中國人採食野菜的歷史原來已經非常非常久遠了。

那些年在家鄉生活困難時期,我還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生產隊分配的那點兒糧食根本就不夠吃,每年到了青黃不接的三四月份,家裡幾乎要斷炊。看着自己一個個嗷嗷待哺、臉色菜青的孩子成天飢餓難耐的樣子,母親實在不忍心,就讓我們兄妹幾個一人拿上一把小刀、提上一個竹籃,去村外的田間地頭,坡梁溝畔剜野菜。等我們把野菜剜回家後,母親就張羅着和我們一塊兒說說笑笑地摘去尚連帶在上面的一片片小小的黃葉兒,然後將它們拎到溝渠里去淘洗乾淨,要麼與雜糧攪拌在一起蒸煮着吃,要麼用開水燙過後涼拌着吃,其口感雖然粗慥、味道中也夾雜着幾許淡淡的苦澀,但它畢竟幫助我們一家人度過了許多饑饉的時光,並把我們姊妹六個養大成人……

如今,我已遠離故鄉,住進了城市,成了飄泊異土他鄉的遊子,幾乎再也見不到野菜。並且隨着無情的歲月的流逝,它的影子也似乎漸漸從我記憶中淡去……

儘管如此,但我卻還總固執地認為:無論何時何地,它在我心目中淡去的只是那種外在的形象,而它那早已融匯在我生命深處的那份深深的故鄉情、悠遠的詩意、以及養育之恩,卻是什麼時候也淡忘不了、拂拭不去的……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