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金鄉(今屬山東)送別韋八回長安時所作的一首詩。[1]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這首詩是李白去朝居東魯時的作品,當作於天寶八載(749年)。這年春天,李白從兗州出發,東遊齊魯,在金鄉遇友人韋八回長安,寫了這首送別詩。 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認為這首詩作於天寶五載(746年)李白離朝之後,所據「狂風」一句。然亦有人認為是安史亂後所作,如朱諫注及唐汝詢《唐詩解》等。若定為安史亂後所作,則與李白行跡有違。
此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也抒寫了作者西望京華、思君念國之意。全詩用語自然,構思奇特,形象鮮明,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目錄
作品原文
詞句注釋
⑴金鄉:今山東省金鄉縣。《元和郡縣誌》卷十河南道兗州金鄉縣:「後漢於今兗州任城縣西南七十五里置金鄉縣。」韋八:生平不詳,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長安,天寶元年(742年)改稱西京。
⑵客:指韋八。
⑶咸陽:指長安。
⑷不可道:無法用語言表達。
⑸望望:瞻望,盼望。鮑照《吳興黃浦亭庾中郎別》:「連山眇煙霧,長波回難依。」
白話譯文
我是在這裡歡迎您這位來自長安的客人,今天又要送您回到長安去。我也是來自長安,我的心常常隨狂風西去,飄落在長安巷陌的尋常草樹上。我此時此刻的心情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此次一別不知何時何地能再次相遇?您西去的身影已漸漸消逝,我只望見遮掩群山的煙霧瀰漫而起!
文學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交待了被送者的行蹤。從這兩句來看,韋八可能是暫時來金鄉做客的,所以說「客從長安來,還歸長安去」。這兩句詩像說家常話一樣自然、樸素,好似隨手拈來,毫不費力。三四兩句寫送別者,即詩人自己對長安的強烈思念之情。這兩句平空起勢,想象奇特,形象鮮明,是詩人的神來之筆,而且帶有浪漫主義的藝術想象。詩人因送友人歸京,所以想到長安,他把思念長安的心情表現得神奇、別致、新穎、奇特,寫出了送別時的心潮起伏。「狂風吹我心」一定是送別時真有大風伴行,而主要是狀寫送別時心情激動,如狂飈吹心。
至於「西掛咸陽樹」,把人們常說的「掛心」,用虛擬的方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咸陽」實指長安,因上兩句連用兩個長安,所以這裡用「咸陽」代替,避免了辭語的重複使用過多。這兩句詩雖然是詩人因為送別而想到長安,但也表達出詩人的心已經追逐友人而去,很自然地流露出依依惜別的心情。「此情不可道」二句,話少情多,離別時的千種風情,萬般思緒,僅用「不可道」三字帶過,猶如「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最後兩句,寫詩人佇立凝望,目送友人歸去的情景。當友人愈去愈遠,最後連影子也消失時,詩人看到的只是連山的煙霧,在這煙霧迷濛中,寄寓着詩人與友人別後的悵惘之情。「望」字重疊,顯出佇望之久和依戀之深。
這首詩語言平易、通俗,沒有一點斧鑿痕跡。其中「狂風吹我心」二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在整首詩中,如奇峰壁立,因而使此詩平中見奇。正是這種「想落天外」的藝術構思,顯示出詩人傑出的藝術才能。[2]
名家點評
元蕭士贇《分類補註李太白集》評此詩:「太白此詩因別友而動懷君之思,可謂身在江海,心存魏闕者矣。」
明高棅《批點唐詩正聲》評「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二句:「詞理清真,細繪者不能道。」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評「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二句:「奇逸。」
清劉熙載《藝概》評此詩:「平中見奇。」
作者簡介
李白[3](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參考資料
- ↑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詩詞文句網
- ↑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古詩文網
- ↑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 ↑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