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光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剛光澤(adamantine luster)是礦物非金屬光澤的一種,是指如同金剛石等寶石的磨光面上所反射的光澤,例如白鉛礦的光澤。
簡介
金剛光澤(adamantine luster)反光較強,似金剛石般明亮耀眼的反光,但不具金屬感。礦物的顏色和條痕均為淺色(如淺黃、橘紅、淺綠等)、白色或無色,半透明-透明。典型的是金剛石的金剛光澤[1]
實例
淺色閃鋅礦:近乎無色,隨含鐵量的增加,顏色從淺黃、黃褐變到鐵黑色,透明度也由透明到半透明,甚至不透明。條痕顏色較礦物顏色淺,呈淺黃或淺褐色。無色晶體新鮮解理面呈金剛光澤,稍有松脂光澤。摩氏硬度3.5-4,比重3.9-4.2。 雄黃:通常為緻密粒狀或土狀塊體。呈桔紅色,條痕呈淺桔紅色,金剛光澤。硬度1.5-2,密度3.5-3.6g/cm3。 金剛石:顏色各異,從無色到黑色都有。礦物性脆,貝殼狀或參差狀斷口。金剛光澤。[2]
光澤
礦物的光澤(luster)是指礦物表面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礦物反光的強弱主要取決於礦物對光的折射和吸收的程度,折射及吸收越強,礦物反光能力越大,光澤則越強,反之則光澤弱。 礦物肉眼鑑定時,根據礦物新鮮平面的晶面、解理面或磨光面上反光能力的強弱,同時常配合礦物的條痕和透明度,將礦物的光澤分為4個等級:金屬光澤(metallic luster)、半金屬光澤(submetallic luster)、金剛光澤(adamantine luster)、玻璃光澤(vitreous luster)。 此外,在礦物不平坦的表面或礦物集合體的表面上,常表現一些特殊的變異光澤,主要有油脂光澤、樹脂光澤、瀝青光澤和珍珠光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