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鐘錶匠(李景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鐘錶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鐘錶匠》中國當代作家李景寬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鐘錶匠

在一家商場進門的左手邊有個不大的鋪位,只能擺下一張一米長的桌案,四周用膠合板做圍欄,高一米二,圍欄之上鑲着有機玻璃。一位瘦小的老頭帶着老花鏡,低着頭修理鐘錶。他禿頂,支援不了中央的華發達肩,長長的花白眉梢耷拉下來過了眼角,額頭特別寬闊,東北人叫「奔兒僂」。偶有顧客來取鐘錶或來修理,他才抬起頭來,把花鏡往下一拉,卡在蒜頭]]鼻子[[上,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望着顧客,薄薄的嘴唇一咧露出了笑意,讓人覺得很有喜感、信任感和親切感。他修表的技術精湛,不論機械錶,還是電子表,只要有了毛病,拿到他手上一弄,保證讓你滿意。

他每天都是第一個來上班,大鐵門還沒開,就在門外等候。其實,他不用這樣,修鐘錶的顧客是有限的,而且來找他一般都在9點來鍾。商場的鐵門開了,他走進去,往左一拐,來到座位旁,把像炸彈似的不鏽鋼保溫杯往桌上一放,拿起抹布擦凳子,再擦桌子,然後坐下,抱起保溫杯「滋滋」喝水,像給自己充電,喝足了,便從上衣口袋裡掏出老花鏡,又從眼鏡盒裡拿出一塊專用的布擦拭老花鏡,擦拭很講究,只從一個方向擦,然後戴上,這才開始工作。每天下班,他最後一個離開。商場看門的老蓋總跟他開玩笑:「爺們兒,年底評先進,你老算沒跑兒了。」他總是咧嘴笑笑,不吱聲。

他每天晚上回到家,老伴給他燙上一壺酒,一盤花生米,一盤豬尾巴,喝得小臉通紅,蒜頭鼻上冒出幾顆汗珠子。然後,走進他的收藏室,打開燈,只見牆上掛着、展示柜上擺着各種老式的機械鐘錶,都在有節奏地走着,「嘎噔嘎噔」,儘管聲音都不大,這一混合,便成了鐘錶大合唱。每當報點時,一齊奏鳴,有清脆悅耳的,也有瓮聲瓮氣的,還有十分悠揚的,這是他最為滿足的時刻,比聽什麼音樂都入耳,仿佛有潺潺流水在心裡流淌。他的聽覺特別靈敏,能聽出每座鐘表的工作狀態,需要上發條啦、需要調整鐘擺啦,它便過去處理。他把這些鐘錶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都來光顧,享受「孩子們」以報點的方式向他問候。

他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全都已成家立業了,都不在這座小城,他和老伴單過,住在一座舊樓里,兩個居室,他把大居室做為收藏室。他從年輕時候就當鐘錶匠,現在他應該八十多歲了,腿腳還很利索,思維清晰。別人問他年紀,他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說,「過了年兒八十」。前年這麼說,去年還這麼說,今年仍然這麼說。熟悉他的人叫他「老八十」。五個子女逢年過節來看爹媽,買穿的,買吃的,買喝的,他照收不誤。給他錢,他卻堅決不要,總說「花不了的花」。

他每天的作息雷打不動,而且不用看鐘表就知道幾點幾分,分毫不差。他對花錢不在乎,卻對時間特別的摳門,不肯浪費分分秒秒。他說,時間就是生命,你得算計着用,算計好了,你的生命就延長了。

有一天早上他去上班,在路上突然摔倒了,路人把他扶起來,他不能走路了。他掏出手機,把老伴叫來,送他去醫院看醫生,診斷為左小腿骨折,立刻住院治療。一切手續辦好了,他躺在病床上吩咐老伴去到打字社打一份通告,貼在他桌案前的有機玻璃上,跟已經在他這兒修理鐘錶的顧客說原定取鐘錶的時間不變,請準時到他的鋪子來取,有個老太太接待,還叫老伴順便把他接的沒幹完的活帶到病房來。他在病床上,忍着手術後的疼痛,把這些活堅持幹完了,叫老伴拿到鋪子等待顧客前去取鐘錶,絲毫沒有耽誤跟顧客預定的時間。

出院那天,兒女們把他用輪椅推回家,他讓先把他推進收藏室。當他進了收藏室,正趕上中午12點,大鐘、小鍾一齊響,「當——當——當——」,這是生命的奏鳴曲。他裂開嘴笑了,笑着笑着流出了淚水……[1]

作者簡介

李景寬,黑龍江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