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海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錫金海棠 |
錫金海棠(學名:Malussikkimensis(Wenz.) Koehne ex C.K.Schneid.)是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落葉小喬木,高6-8米;小枝幼時被絨毛。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7厘米,寬2-3厘米。花6-10朵成傘房花序,着生於枝頂,花梗長3.5-5厘米,初被絨毛。梨果倒卵狀球形或梨形,直徑10-18毫米,成熟時暗紅色。5-6月開花,果實9月成熟。
分布於印度(東北部、錫金)、不丹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麗江、維西、德欽)和西藏(察隅、波密、米林、錯亞東和定結)。生長於海拔2500-3000米亞高山地帶。
錫金海棠可作蘋果砧木種質資源,同時,對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也具有科學意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級。
基本內容
中文名:錫金海棠
門:被子植物門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亞目:薔薇亞目
亞科:蘋果亞科
種:錫金海棠
界:植物界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蘋果屬
植物學史
原由雷德爾(Rehder,1940)定為山荊子近緣種的錫金海棠,俞德浚(1956)將它列為山荊子系的正式種。根據是幼葉在芽中呈席捲狀,其他性狀與山荊子亦略同。1970年朗根費爾德(Langenfeld)描述了錫金海棠的野生種為宿萼,雄蕊多數(30-50),花柱無毛等性狀,將它移入多勝海棠組(Sect.DocyniopsisSchneid.)。通過類黃酮的檢測這個改變遭到威廉姆斯(Williams,1982)的反對,因為錫金海棠與山荊子系的山荊子、毛山荊子和湖北海棠皆出現櫟精葡萄糖甙的反應。
江寧拱提出錫金海棠幼葉為席捲式,花萼多數脫落,少數宿存,花柱無茸毛,實生苗性狀有分離現象,幼葉有裂片,主張在山荊子組下成立錫金海棠系(Ser.SikkimensesJiang,Ser. nova)。1990年李育農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查證了該所采蘋果屬植物種質資源研究自雲南維西、德欽、文海和麗江等縣的錫金海棠蠟葉標本,類型確多,果實大小不同,脫萼、宿萼皆有;1992年又在俄羅斯瓦維洛夫北高加索邁科普分所蘋果屬植物種質圃中觀察到成行的幾株錫金海棠成年樹,滿樹果實都具有肉質較厚的萼片,葉皆為全緣,帶回的種子生成的實生苗,幼葉在芽中呈對摺席捲式,但葉片無裂片。而引自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1988)的錫金海棠枝條嫁接成苗,葉基卻偶見耳廓形裂片。
錫金海棠2n=34,51,67(Sax,1959),是一個多倍體種,同時也是一個無融合生殖種(Sampson,1968),不是原始種。在形態上雖然雄蕊多數(30-50),但幼葉不為對摺式;在化學檢J乙測上有山荊子系的反應,過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譜與湖北海棠類似;果實有宿萼與脫萼類型,實生苗幼葉有分裂類型;花柱光滑無毛,又與山荊子系和湖北海棠系的各種不相同。在其形態與牛化性狀表現特殊的情況下,支持江寧拱在山荊子組下成立錫金海棠系(Ser.SikkimensesJiang,Ser. nova)的觀點。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6-8米;小枝幼時被絨毛。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7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短絨毛,沿中脈及側脈較密;葉柄長1-3.5厘米,幼時有絨毛,後逐漸脫落;托葉鑽形,早落。
花6-10朵成傘房花序,着生於枝頂,花梗長3.5-5厘米,初被絨毛,後漸落;花直徑2.5-3厘米;萼筒橢圓形,萼片披針形,外面均被絨毛,逐漸脫落,花後萼片反折;花瓣白色,花蕾時外面粉紅色,近圓形,有短爪,外被絨毛;雄25,雌30;花柱5,基部合生,無毛。梨果倒卵狀球形或梨形,直徑10-18毫米,成熟時暗紅色。5-6月開花,果實9月成熟。
生長環境
錫金海棠分布區位於海拔2500-3000米亞高山地帶。北有高原阻擋寒流,沿河谷又吹來印度洋濕潤季風。因此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溫度8.3-11.6℃,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集中在夏秋兩季,占全年降水量的90%,全年無霜期4-5個月。土壤為酸性黃棕壤。常生於亞高山或河谷針闊葉混交林內,或疏林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東北部、錫金)、不丹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麗江、維西、德欽)和西藏(察隅、波密、米林、錯亞東和定結)。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播種前種子需要層積。用插條亦能繁殖。
病蟲防治
培植錫金海棠,應該注意防治的是金龜子、卷葉蟲、蚜蟲、袋蛾和紅蜘蛛等害蟲,以及腐爛病、赤星病等。
危害症狀:腐爛病,又稱爛皮病,是多種錫金海棠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樹幹及枝梢。一般每年4-5月開始發病,5-6月為盛發期,7月以後病勢漸趨緩和。發病初期,樹幹上出現水潰狀病斑,以後病部皮層腐爛,干縮下陷。後期長出許多黑色針狀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具體的防治方法為清除病樹,燒掉病枝,減少病菌來源。旱春噴施石硫合劑或在樹幹刷塗石灰劑。初發病時可在病斑上割成縱橫相間約0.5厘米的刀痕,深達木質部,然後噴塗殺菌劑。
主要價值
錫金海棠可作蘋果砧木種質資源,同時,對植物區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也具有科學意義。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種群現狀
稀有種。分布星散,植株稀少,生長緩慢,因森林過度砍伐,生境破壞,天然更新較差,已陷入瀕危狀態。
保護措施
建議在錫金海棠生長集中的產區建立自然保護點,並引種繁殖。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正在進行引種繁殖研究。
植物文化
錫金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讚賞錫金海棠。陸游詩云:「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錫金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炫朝日。」形容錫金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錫金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錫金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錫金海棠了。
歷史上以錫金海棠為題材的名畫也不勝枚舉,譬如宋代佚名《海棠蛺蝶圖》,現代大師張大幹晚年畫的《海棠春睡圖》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