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居夜讀,趙逵(曾令琪)
作品欣賞
長樂居夜讀,趙逵
我近段時間研讀鄉邦文獻,對趙逵給予了特殊的關注。原因有二:
其一,趙逵是資州(現四川資中)人,是吾鄉之先賢。其二,趙逵是狀元,是讀書人的楷模。
但作為一代狀元,趙逵流傳至今的作品卻並不多。前些年,我只記得他留下了「皇恩未敢宴安圖」七個字。查遍《全宋詩》,就這麼一句;整個《全宋詞》(唐圭璋先生主編),沒有趙逵的隻言片語;《全宋文》待考。因此,讀書、寫作甚至與朋友們交流的時候,我經常舉趙狀元的例子,以引起我等讀書、寫作之人的警懼。
趙逵(1117-1158),字莊叔,號棲雲,資中人。南宋高宗紹興21年(1151)參加集英殿對策考試列第一名,中狀元。趙逵主張抗金,受到秦檜的打擊,雖中狀元,三年後才任校書郎。
秦檜死後,趙逵才得一展抱負,歷官至中書舍人。他曾多次勸諫高宗廣開言路,廣開才路,不要以地位尊卑、出身貴賤劃界線,並為朝廷推薦了許多出色人才。《宋史》載,趙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廣賜開納,勿以微賤為間,庶幾養成敢言之氣。」帝嘉納之。紹興二十六年,遷著作郎,尋除起居郎,皇帝又稱讚說:「秦檜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趙逵說:「我不能效仿古人抗拒駁斥權貴奸佞,只是不服他們同流合污而已,然而用來侍奉宰相的禮節也不敢缺失。」他又說,「接受陛下的官位和俸祿卻奔走在權貴的門下,我不僅不敢這樣做,而且也不忍心這樣做。」第二年,趙逵主持全國的科舉考試,王十朋、閻安中等著名文人在他的「盡公考閱」下中第。後又兼給事中,未幾,除中書舍人。高宗在王綸面前誇獎趙逵說:「趙逵純正可用,朕於蜀士未見其比。朕所以甫二歲令至此,報其不附權貴也。」
後來,趙逵因為疾病請求調出朝廷,皇帝命令國醫生繼先給他看病,他的病已無法救治,四十一歲去世。皇帝因為他的逝世而拭淚嘆息。趙逵曾經談到自己說:「司馬光不逾越禮義去接近女色,不接受不合道義的財物;雖然我的品行不值得稱道,但很想自己能敬佩仿效他的為人。」
可惜,我查遍煌煌巨著《全宋詩》,發現該書只收錄了一代狀元趙逵的一句詩:「皇心未敢宴安圖。」文采風流的一代狀元,竟然只有一句詩流傳下來,掩卷而嘆,悵惘之極!
但值得慶幸的是,前幾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宋史全文·卷二十二上·宋高宗十六》中,讀到了趙逵考中狀元的策論(即殿試卷),雖然不完整,但彌足珍貴。現將史料先摘錄如下: 辛未紹興二十一年……閏四月……丙子,上策試南省舉頭鄭聞已下於射殿,制策曰:「朕承中興之運,任撥亂之責,所賴於有官君子者,為至切矣。顧狃於聞見,小慧相先,謂了官事為痴,謂履忠信為拙;以括囊為深計,以首鼠為圓機。何洒濯可以革舊俗?何陶染可以成美化?」舉人趙逵對策略曰:「蓋自藝祖即位,尊禮趙普,以為社稷臣,重其權,信其人,雖一時舉職如雷驤不能間也。顯然示天下以好惡之所在,磨以歲月,使天下之士洗濯自新,風俗一變。」又曰:「廊廟大臣有質正不撓者,出身捍難,作多士之氣,以摧折倉卒之變,維持至今,此道不墜。今陛下已尊任其人矣,是宜明諭天下以好惡所在,而又有以振厲之。每進一人,惟其痴,惟其拙;每退一人,惟其深計,惟其圓機,則天下之士,庶幾稍知向方。然臣尚有私憂過計者,慮陛下尊所聞之不堅,異時或有言今之痴者為真痴,今之拙者為真拙,今之深計者為有德,今之圓機者為有謀,而陛下疑,雖聖主在上,賢臣輔相,臣不敢謂安靜之福如今日。」詳定官擬逵第五,上覽策,謂有古文氣,乃擢為第一,遂賜逵等四百四人及第、出身。…… 這段文言文史料並不難,一般人都讀得懂,此不贅述。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宋史全文》成書於宋末元初,共36卷,不著撰人名氏。該書記載北宋建隆到南宋咸淳年間的史事,引用的很多原書,世多失傳,故足以資研究歷史者參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四川丹稜人、南宋著名史學家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所缺30年間的史事,提供了《中興聖政》一書如今殘殘的第30至45卷的相關史事,簡直可稱無價之寶。
說來歷史有時候是驚人的相似。趙狀元中狀元是宋高宗紹興21年公元1151年辛未年,744年之後的光緒21年1895年乙未年,同是四川資中同鄉的駱成驤,也高中狀元。而且,趙狀元是在考卷拆封后有宋高宗親自從第五名拔擢為第一名,而駱狀元是光緒皇帝親自從第四名拔擢為第一名。(關於此事,《德宗實錄》有相關記載,《翁同和日記》有詳細、明確的記載,參見本人曾令琪30萬字學術著作《末代狀元駱成驤評傳》。)
趙逵狀元一生只活了42歲(虛歲),壯年早逝,但他生前著作豐富,留有遺著《棲雲集》三十卷、《趙逵文粹》十七卷,為當時人稱譽。《宋史》對他的評語是:「皆一時之良,為檜所忌,而不撓者。」明代四川狀元楊升庵,把趙狀元的文章作為我們內江人物的代表作,有詩云:「文傳莊叔《棲雲集》。」但歷史是無情的,僅僅幾百年,歷史的黃沙卻湮沒了趙狀元的幾乎所有的作品,他的《棲雲集》這部文獻早已佚亡,我們再已無從窺見這位「小東坡」的文采了。
記得明代曾任四川提學使的郭棐(1529-1605,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公元1562年明嘉靖44年進士),在其詩作《趙逵墓》中,對趙狀元的煥然文采和耿耿風骨,予以熱情謳歌:
雄文倚馬萬言成,雁塔曾標第一名。
芝草自古駭奸佞,紫宸親喚作門生。
深山尚咽啼鵑淚,古墓猶存絡緯鳴。
知爾棲云何附麗,於今千載獨含情。
現在,在我們資中老家,只有趙逵狀元當年的讀書處,留下了「狀元街」的街名;他曾經的墓地,也已不存,只能依稀知道大體的位置了。地方志記載,在資中狀元街,舊時代有趙狀元祠,祠額斗書「天子門生」,門聯很雅致:「純而後肆,讀制策萬言,重文藝尤先器識;正以祛邪,聽長笛三弄,為蒼生即動鬼神。」以此紀念趙逵這位不阿附權貴的狀元公的骨鯁風範。
天幸,趙逵狀元的這篇殘缺的策論(狀元卷),被筆者偶然發現,現附錄於後,讓深埋之珠,能重發其光,也令我等後學,能從殘文之中,感知狀元公當年風采之一斑。
附錄:趙逵狀元卷(殘文) 蓋自藝祖即位,尊禮趙普,以為社稷臣,重其權,信其人,雖一時舉職如雷驤不能間也。顯然示天下以好惡之所在,磨以歲月,使天下之士洗濯自新,風俗一變。 ……
廊廟大臣有質正不撓者,出身捍難,作多士之氣,以摧折倉卒之變,維持至今,此道不墜。今陛下已尊任其人矣,是宜明諭天下以好惡所在,而又有以振厲之。每進一人,惟其痴,惟其拙;每退一人,惟其深計,惟其圓機。則天下之士,庶幾稍知向方。
然臣尚有私憂過計者,慮陛下尊所聞之不堅,異時或有言今之痴者為真痴,今之拙者為真拙,今之深計者為有德,今之圓機者為有謀。而陛下疑,雖聖主在上,賢臣輔相,臣不敢謂安靜之福如今日。 此文為曾令琪斷句、標點、分段。如有不妥,歡迎讀者指正。文中的「藝祖」,指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 2021年9月6日,星期一,夜,於西都長樂居[1]
作者簡介
曾令琪,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