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於2004年1月由原江漢石油學院、原湖北農學院、原荊州師範學院、原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相關專業組建而成。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師範類)、應用化學、環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1]5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湖北省品牌專業和湖北省石油化工戰略性支柱產業專業;應用化學專業為湖北省品牌專業,並獲批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及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目錄

職工隊伍

截至2016年,全院現有教職工113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3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34人,博士(後)20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69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1人,長江大學特聘教授崗位1個,現有在校研究生68人,本科生1600多人。

教學設施

學院現設有基礎、專業實驗室5個,實驗室面積近8667平方米;全院擁有較為齊全的科研、實驗、測試裝備,儀器設備台套數達2200,總值達1673萬元。

教育科研

學院的教學工作研究成績斐然,《無機及分析化學》是湖北省精品課程,《物理化學》、《油田化學》是校級精品課程;學院組建以來公開出版主編教材9部,參編教材3部,其中1部主編教材被列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被列為21世紀農林類高等學校教材。在長江大學舉行的前兩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化工學院獲得3個一等獎(全校僅7個)。全院教師在認真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目前承擔着省級教研項目6項,校級教研項目11項,已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7項。

學院的科學研究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研究領域和方向主要涉及油氣田應用化學、油氣田環境保護、鑽井完井技術、微生物採油、精細化學品的合成與應用、油氣田開發裝備及儀器儀表研製、生物熱化學、分子生物熒光、液晶材料、化學製藥和農業環境保護技術等。截止2009年10月,學院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及國家重大專項等項目11項,承擔省部級縱向項目及企事業單位橫向項目700餘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86篇,其中被SCI、EI、ISTP[2]等收錄73篇,出版學術著作6部,29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項,其中「化學固壁與保護油氣儲層的鑽井液技術研究」獲得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項,其中「油氣田緩蝕技術研究及應用」等6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學院組建以來,科研經費逐年遞增,2007、2008年連續兩年到款科研經費超過1000萬元。

學術交流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拿大、俄羅斯、德國等國家開展科研合作,並且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的專家、教授來校進行學術講座,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同時,與湖北宜化、沙隆達、荊門石化、江漢油田鹽化工總廠等十八家企業建立了廠校合作關係。

學校榮譽

學院的學生工作朝氣蓬勃,逐步形成了「不懈奮鬥、追求卓越」 的良好學風和院風。2006、2008年參加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大賽,獲得了1個非專業團體第一名、5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在2008、2009年的第一、第二屆「湖北省大學生化學學術創新成果報告會」中,共獲得3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在全國英語競賽等校內外活動中我院學生共獲得獎勵219項;在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6篇,其中3篇被SCI收錄;承擔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試驗項目4項;有3項學生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得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0%左右。 學院的黨建工作名列學校前茅,學院黨總支分別於2004年、2005年、2006年被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先後授予「全省高校理論學習先進單位」、「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和「湖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學院的工會工作具有鮮明的特色,是參加長江大學唯一兩次獲得「模範職工之家」的單位;2007年被湖北省教育工會授予「全省教育系統『樹、創、獻』活動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被湖北省總工會授予「湖北省模範職工小家」稱號。

視頻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簡介
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17屆畢業生畢業相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