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縣佛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開魯縣佛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是一座元代磚制喇嘛塔,因該塔位於開魯縣而得名。該塔具體建造時間不詳,曾於1962年和1993年先後兩次得到修繕。該塔通高17.7米,從下至上可分為塔基、塔座、缽體、十三天和塔剎等五個部分。2001年,開魯縣佛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
結構
開魯縣佛塔為磚制喇嘛塔,通高17.7米,由五部分組成,由下至上分別為塔基、塔座、缽體、十三天和塔剎。塔基原為圓形夯土狀,在1962年維修之後改為正方形,邊長16米,高出地表1.2米,用19乘37厘米的青磚砌成。塔基表面用磚塊、混凝土和平面大小為11.5乘以24厘米的青磚分層鋪成。塔基的四面分設七級台階。塔基上每隔2.5米立有一根高1.5米的鋼管立柱,立柱間設有護欄。塔基上方為塔座,該塔座為正方形須彌座,邊長為6米,高4.1米,正南面開有一扇寬0.8米、高1.5米、進深0.3米的假券門。塔座牆厚1.5米,牆內填充有土石塊,其中夾雜有殘破磨盤,距離地面3米高的位置還設有「井」字形木質拉筋,共計4根,正中心地表向下1.8米處為地宮。塔座上方為缽體,高3.7米,中空外圓,頂端直徑3.9米,底端直徑3.2米。缽體四周各設有一個寬0.5米、高1.0米、深0.3米的佛眼,南側佛眼下有一扇高0.7米、寬0.6米的封閉式券門。缽體壁厚1.6米,天宮內徑2.1米,缽體上封閉式券門即為進入天宮的通道。此外在天宮下方還有一座隔開的中宮,位於天宮和地宮之間。缽體上方為十三天,其中十三天座為正方形,邊長3米,座高2.5米,座上方2米高的位置拉出兩層閃檐,檐內有四根木質拉筋,彼此呈「井」字形以加固十三天。十三天座上方的十三天部分高4.3米,平面呈八角形,底部最大對角線為3米,頂部最大對角線則為2.1米,每隔0.33米拉出一層0.33米寬的閃檐,內部為實心砌築。其中第六層和第十三層的閃檐的八角上各有一隻風鈴。十三天頂部為塔剎,分為剎座和剎頂兩部分。其中剎座為圓形,下部的座頸直徑2米,高1.1米,上部為直徑2.4米、高0.8米的傘狀拉檐。剎頂為蓮花底邊,用黃銅製成,高1.2米,底部直徑0.58米,總重量達400千克。
歷史
開魯縣佛塔始建於元代中早期,但具體建造時間不詳。有說法稱建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至元貞三年(1297年),也有說法根據開魯縣當地的政府變遷和塔的形制推斷出建造時間在1301年至1306年。該塔沒有確切名稱,只因其在開魯縣境內,因而得名開魯縣佛塔。塔的南側原有一座古寺廟遺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塔殘破不堪,部分塔身已經塌毀。1962年,該塔曾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資維修,但原塔的塔基形狀被從方形改為圓形。1993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撥款維修該塔,在這次維修中,考古隊員發現了除1962年所用的維修用磚外的其餘5中磚,但這些磚的來歷和初始用途均不得而知。2001年,開魯縣佛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