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爾圖羅·貝內代托·米凱蘭傑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圖羅·貝內代托·米凱蘭傑利(鋼琴大師)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阿爾圖羅·貝內代托·米凱蘭傑利(Arturo·Benedetti·Michelangeli 1920-1995),世界著名的意大利鋼琴大師[1]

生平

米凱蘭傑利出生於意大利布雷西亞,父母都會彈鋼琴,而他小時候喜歡小提琴,立志要成為布羅尼斯瓦夫·胡貝爾曼一樣的小提琴家。但是因為生病,不得不改學鋼琴,1930至1933年間在米蘭音樂學院師從喬萬尼·安福西。

1938年,18歲的米凱蘭傑利在伊麗莎白女王音樂比賽僅獲第七名(同年冠軍是吉列爾斯),但一年後就在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奪魁,評審委員會成員阿爾弗雷德·科爾托稱讚他是「新李斯特 」。隨後,米凱蘭傑利到博洛尼亞當了兩年老師。

1943年2月,米凱蘭傑利在恩奈斯特·安塞美指揮下,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了舒曼鋼琴協奏曲

1946年的倫敦首演令他進一步為世界所知。1964年,米凱蘭傑利在布雷西亞創立了一所國際鋼琴學院,並在那裡工作了五年。他的知名學生有:伊萬·莫拉韋茨、瑪爾塔·阿赫里奇、毛利齊奧·波里尼等等。

演奏特點

米凱蘭傑里的演奏技術無懈可擊,善於恰到好處地把握音色和多聲部層次的控制,有條理地處理整體與細節的關係,追求音色清澄、乾淨的演奏靈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樂派的內在與平衡,又注入了浪漫樂派的熱情與感染力,極具強烈的藝術魅力。

米凱蘭傑里一生雖然留下了近40年的錄音,但因為選擇曲目挑剔,對演奏的要求又近乎苛刻地高,所以演奏曲目並不廣泛,錄音數量相對其他同時代的演奏家來也少的可憐。正因為這樣,雖然他的唱片很少,但只要有的都是極品。米凱蘭傑利也正是因為對自己的演奏質量要求甚高,決不輕易舉辦獨奏會。他演繹的貝多芬作品,擺脫了任何一種巴洛克風味的彈奏方式,將自己的音樂個性隱藏在樂曲自身的內涵下,完美地表達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他演繹的德彪西作品,以全然柔軟圓滑的線條歌唱,絲毫不帶鋼鐵的森冷,已達」無槌之音」的佳境,因而獲得「音樂哲學家」的美譽。此外,他還是一位卓有貢獻的鋼琴教育家,指導和培養出了一批鋼琴家,其中不少已名揚世界,如意大利鋼琴家波利尼,阿根廷鋼琴家阿格里奇以及捷克鋼琴家伊萬·莫拉維茨。

同時,和神奇的演奏一樣著名的,就是米凱蘭傑里那古怪的脾氣和性格[2]。他對鋼琴的音色出奇地挑剔,挑剔到了讓人無法理解的程度。他經常不顧觀眾的感受臨時取消音樂會,任意改變甚至中斷演出的日程安排,中途停止錄音等。因此在音樂評論界和廣大樂迷中留下了「古怪孤僻,反常乖戾」的名聲,甚至他的高徒波利尼、阿格里奇都與他格格不入。「對我們這些被消費時尚寵壞了的聽眾來說,米的存在顯得像是一個冒犯。」實際上,米凱蘭傑里一切的反常舉止都來源於他近乎苛刻的嚴格要求和對藝術極端負責的態度:每一次演出結束,即使觀眾為之迷醉傾倒,好評如潮,他仍要自己和自己較勁一般地挑出自己演奏中一大堆的毛病。儘管這些毛病在別人看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他卻固執己見,閉門思過,苦思冥想。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他才出現了前面所說的種種「反常」的舉動。

音樂

完美主義者米凱蘭傑利所專注的曲目範圍相對較窄,除了拉威爾德彪西的音樂,主要致力於精心挑選的維也納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品。其音樂作品的特點是色彩豐富、聲音完美、結構清晰。

軼聞

米凱蘭傑利因其近乎挑剔的追求完美而著稱,總是帶自己的鋼琴和鋼琴技師四處演出,而輕微的缺陷可以讓他取消演出,對觀眾的輕微干擾也會煩躁不安。

視頻

阿爾圖羅·貝內代托·米凱蘭傑利 相關視頻

意大利鋼琴大師 米凱蘭傑利 獨奏音樂會1981 Michelange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