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 |
阿爾塔米拉洞窟,位於西班牙坎塔布利亞自治區的桑蒂利亞納·德耳馬爾附近。這些岩洞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續至歐洲舊石器文化時期。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為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壁畫。是史前人類活動遺址。舊石器時代的奧瑞納期、梭魯推期和馬德格林期先後有人類生活聚居在此。發現於19世紀下半期。
簡介
阿爾塔米拉洞位於西班牙北部坎塔布里亞自治區的桑坦德省。阿爾塔米拉洞是西班牙的史前藝術遺蹟,洞內壁畫舉世聞名。1879年由考古學家馬塞利諾·德桑圖奧拉和他的次女瑪麗亞發現。多年來,壁畫是世界學者們重要的研究對象。受到西班牙人的高度愛護。1936年,德國法西斯空軍對西班牙北部狂轟濫炸,共和國軍士兵為保護山洞,寧可在洞外遭敵機襲擊,也不進入山洞,使山洞免遭浩劫。西班牙文化部門現在嚴格規定:參觀者每天不得超過15人,每人在洞內只能停留15分鐘。現在當地開闢成阿爾塔米拉洞窟藝術博物館,除洞窟壁畫館外,還有考古陳列館,展出附近地區出土的文物,包括動物和植物化石、各種石器、陶器、鐵器和青銅器。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阿爾塔米拉洞和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代洞窟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擴大範圍。阿爾塔米拉洞窟位於桑坦德省,是史前人類活動遺址。舊石器時代的奧瑞納期(BCE 34000-23000年)、梭魯推期(BCE 23000)和馬德林期(BCE 18000-10000)先後有人類生活聚居在此。在這裡發現的大多數石器工具和舉世聞名的洞穴壁畫都可追溯到馬德林期,即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在一個巨大石室里發現的壁畫以紅黑色調為主,描繪出各種野生動物的形象,比如野牛、馬、鹿和野豬等。2008年,17座舊石器時代的彩繪洞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們是198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阿爾塔米拉洞穴的擴展部分。這些洞穴現列於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代阿爾塔米拉洞窟藝術清單。這些洞穴是舊石器時代從烏拉爾到伊比利亞半島的歐洲地區發展起來的洞穴藝術的顛峰之作,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0年至11,000年。由於洞穴很深,因此沒有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保存十分完好。
評價
據說,1875年,一個牧羊人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牧場發現一個岩洞,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一位名叫馬塞利諾的生物和歷史學家。馬塞利諾前往岩洞考察,找到一些文物碎片。1878年,馬塞利諾參觀巴黎世界博覽會時,看到在法國南部出土的一些史前文物,同他在阿爾塔米拉找到的文物十分相似,這激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1879年的一天,他帶着4歲的女兒瑪麗亞重返阿爾塔米拉岩洞。馬塞利諾尋找他的文物,瑪麗亞因對父親的工作不感興趣而獨自爬進了一個小洞口,因為洞內黑暗,她點亮了一支蠟燭。這時候,她突然看見一頭公牛,眼睛直瞪瞪地望着她,頓時把她嚇得大哭起來,突然驚叫「爸爸看,這裡有牛!」。聽到女兒的驚叫聲。馬塞利諾急忙放下手中的事兒來到女兒身邊。原來,瑪麗亞手拿蠟燭發現洞頂有一頭野牛睜大眼睛正在盯着她。女兒呆的地方高不到1米,馬塞利諾爬進去觀察,看到了岩洞頂上的野牛繪畫,接着他又發現多幅動物畫像。只見洞壁上面的公牛和其他動物栩栩如生,不禁驚訝異常。於是,聞名世界的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就這樣被發現了。眼前出現的簡直是神奇:洞頂和壁面上畫滿了紅色、黑色、黃色和深紅色的野牛、野馬、野鹿等動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畫在洞頂上的,長達15米的群獸圖,共有20多頭,動物的身長從一米到兩米以上。畫法是先在洞壁上刻出簡單而準確的輪廓,然後再塗上色彩,所畫的動物,無論是受傷的還是奔跑的,姿態都十分真實生動,原始畫家還善於利用洞壁的凹凸不平創造出富有立體感的形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