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煚[jiǒng] (越南語:Trần Cảnh,1218年-1277年,又作陳日煚;對蒙古帝國上表奉貢時名為陳光昺;初諱陳蒲),越南陳朝開國皇帝。
陳煚原出生於李朝末年的權貴家庭,從叔陳守度把持國政。陳煚被安排侍奉李昭皇(李朝末代女帝),不久後李昭皇退位,陳煚登基,開創陳朝。
陳煚在位33年,其間曾成功抵禦蒙古帝國的入侵。後於1258年讓位給兒子陳晃,自稱上皇,但對國政仍有影響力。
1277年去世,享壽六十,後世稱之為陳太宗(越南語:Trần Thái Tông)。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陳煚 | 出生日期 | 1218年(李朝建嘉八年) |
外文名 | Trần Cảnh | 逝世日期 | 1277年(陳朝寶符五年) |
國 籍 | 越南 | 別 名 | 陳日煚、陳光昺、陳蒲 |
職 業 | 越南陳朝第一任皇帝 | 主要成就 | 開創越南陳朝、抵禦蒙元入侵 |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祖籍溯源
- 根據《大越史記全書》記載,陳煚的先世是中國閩人,下又附註說「或曰桂林人」。[1]
- 《大越史記全書》並沒有明確記載陳煚的祖籍來自何方。不過在中國的野史中流傳着兩種不同版本:
- 第一種版本稱陳煚原名「謝升卿」,來自福州長樂邑,後經邕州(今屬中國廣西)入安南,被安南丞相招為贅婿,改姓為陳。
- 第二種版本稱泉州晉江安海鎮的陳厝坑,後渡海至安南做生意之後成為李朝的入贅駙馬。 [2]
- 雖野史不可盡信,但據兩種版本的野史推斷,陳煚祖籍是福建一說更為可信。
先世崛起
陳煚的五世祖陳京移居越南的即墨鄉(今越南南定省美祿縣),世代從事漁業。傳至祖父陳李,已經以「漁業致富,傍人歸之,因有眾,亦起為盜」,在即墨鄉甚有勢力。在1208年至1209年期間,爆發范猷之亂,當時的李高宗與太子李旵(即日後的李惠宗)一同離京出逃。李旵在逃亡途中,迎娶了陳李之女為妃。 [3]從此,陳氏便晉身為外戚之家。
陳煚的叔父輩,都身居朝中要職。叔父陳嗣慶(陳李之子),因不滿妹妹被譚太后(李惠宗之母)迫害,於1213年(李朝建嘉三年)起兵得勢,獲授任為太尉輔政,加上李惠宗容易發狂,無法處理朝政,大權便旁落在陳嗣慶手上;父親陳承,於1223年(李朝建嘉十三年)陳嗣慶死後任輔國太尉 [4];從叔陳守度曾任殿前指揮使,負責「知城市內外諸軍事」。憑著這種特殊的背景,陳煚便被安排與李昭皇成親。
入侍昭皇
陳煚出生於1218年(李朝建嘉八年)6月16日,是陳承次子,母親黎氏,先諱蒲。據史書所載,陳煚有帝王之相,「隆準龍顏,似漢高祖」。8歲時任李朝的祗應局祗候正,因陳守度的連帶關係,得以入宮侍候李昭皇,被「見而悅之」。[1]於是,陳煚便成為陳氏篡李的重要棋子。
受禪即位
據陳朝成書的《越史略》所載,李朝之所以禪讓給陳氏,是李昭皇之父李惠宗(當為上皇)之意。李惠宗曾說過,自己的女兒李昭皇「以一陰而御群陽,眾所不與,必致悔亡」,他見「太尉(陳承)仲子某(指陳煚)年雖沖幼,相貌非常,必能濟世安民,欲以為子而主神器,仍以昭王配之」。陳承聽到後,感到猶疑不決,恐怕李惠宗的說話只是一種試探,陳守度卻認為李惠宗「今以無嗣,欲擇賢而付之,此乃上王遠法堯舜之真讓,又何疑哉?」於是就讓陳煚接受禪位。
《大越史記全書》則記載,1225年(李朝天彰有道二年)10月,陳守度得悉陳煚得到李昭皇寵愛後,便決定發動政變,「率家屬親戚入禁中,守度閉城門及諸宮門,令人守之,百官進朝,不得入」,然後遍告群臣「陛下(李昭皇)己有尚矣」,亦即是控制李朝宮廷,然後讓昭皇退位。最後,昭皇下詔,說自己是女主,無法把政務處理好,「今朕反獨算,惟得陳煚,文質彬彬,誠賢人君子之體,威儀抑抑,有聖神文武之資」,並於12月12日,禪位給年方8歲的陳煚。陳煚登基後,拜陳守度為「國尚父」,掌理國政,而父親陳承則「權攝國政為上皇」。[5]
廢立皇后
陳煚即皇帝位後,李昭皇被冊封為皇后,改稱「昭聖」。[1]但由於未能誕下子嗣,在陳守度的安排下於1237年(天應政平六年)改以陳煚兄長陳柳的妻子李氏(李佛金之姊順天公主)為皇后,是為順天皇后(當時已懷有陳國康),李佛金則被降格為「昭聖公主」。1258年(元豐八年)正月,陳煚又把李佛金嫁給大臣黎輔陳。 [6][11]
陳柳對此深表不滿,便起兵作亂。陳煚對於形勢發展至此,「內不自安」,於是離開京城升龍,到安子山浮雲國師(陳煚友人)處居住。陳守度率領群臣找陳煚回京,陳煚卻說:「朕以幼沖,未堪重寄,父皇(陳承)遽爾違背,早喪所怙,不敢宅帝位,以辱社稷」,認為自己無德無能居於帝位。陳守度見不得已,便向群臣說:「凡乘輿所在,即是朝廷」,把整個朝廷及官僚架構搬到陳煚住處,陳煚唯有回京。不久,陳柳自知勢孤力弱,便假扮漁夫,乘獨木舟找陳煚,表示願意投降,陳煚即「與之對泣」。這時,被陳守度發現,拔劍要殺陳柳,陳煚「以身當之」,事情於是和解。事後,陳煚對陳柳增加封地,封為「安生王」,以作安撫。 [7]
退居上皇
陳煚於1258年(元豐八年)2月24日,遜位於皇太子陳晃(即陳聖宗),退居北宮,被尊為「顯堯聖壽太上皇帝」,與兒子陳聖宗一起共理國政。此一舉動,在日後的陳朝歷代君主均有仿效。
近代越南史家陳仲金作出簡述,認為陳煚的用意在於「以便教導他(陳晃)治理國家的各種方法,並防備兄弟們日後的爭執」。[8]
越南封建時代史家吳士連對這項影響陳朝政局的習慣,則認為:「自夏禹傳子之後,父崩子繼,兄歿弟承,永為常法。陳氏家法,乃異於是,子既長,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聖慈官,以上皇稱,同聽政,其實但傳大器,以定後事,備倉卒爾,事皆取決於上皇,嗣主無異於皇太子也。」 [6]
溘然去世
1277年(陳聖宗寶符五年)4月1日,陳煚「崩於萬壽宮」,享壽六十。10月4日,葬於昭陵,廟號太宗,
人物政績
- 帳籍制度:陳煚在位時,延續了李朝的帳籍制度。方法是,國內村莊,有多少文官、武官、書吏、軍士、男丁、年老傷殘及流落移居者,當地的官員都要記入帳籍。按照帳籍紀錄,人民當中有官爵的,子孫可承蔭任官;富有而無官爵的,世代服兵役。[9]
- 稅收制度
- 丁稅:陳朝政府按男丁所擁有的田畝數理徵稅,例如擁有田1、2畝,每年繳納丁稅錢1貫;擁有3、4畝,繳納2貫;擁有5畝以上繳納3貫;無田地的,丁稅全免。[9]
- 土地稅:陳朝規定須繳交土地稅,方法是每私有田一畝,田主便要繳納粟100升。在公田方面,則分為「國庫田」及「拓刀田」,按照田地好壞,分成上中下三等,徵收不同數額的穀物。另外,民間的池塘、鹽田亦各有徵稅規定。 [10]
- 其他稅項:陳朝還有其他稅項,如檳榔稅、安息香稅,以及魚、蝦、蔬、果,均各有稅項。[11]
- 防洪工程:因越南西北部地區多山,而紅河三角洲一帶則地平而多河流,每逢雨季,易形成山洪暴發。1248年(天應政平十七年),在丐江(江河)兩岸修築堤壩,稱之為「鼎耳堤」,又設置河堤正副使2人負責管理。若堤壩修建到民田上,則由政府按田價償給田主。[11]
- 教育制度
- 科舉:1232年(建中八年),陳朝開設太學生科(考進士),分出次第,以三甲定高低。1247年(天應政平十六年),科舉又設狀元、榜眼、探花三魁,以及開儒、佛、道三教科試。 [11]
- 官學:1253年(元豐三年),設立「國學院」,講授四書五經,並設立講武堂練習武術。(學者戴可來據《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六癸丑陳太宗元豐三年條,指出「國學院」或為「國子院」之誤) [11]
- 防洪工程:因越南西北部地區多山,而紅河三角洲一帶則地平而多河流,每逢雨季,易形成山洪暴發。1248年(天應政平十七年),在丐江(江河)兩岸修築堤壩,稱之為「鼎耳堤」,又設置河堤正副使2人負責管理。若堤壩修建到民田上,則由政府按田價償給田主。 [11]
- 教育制度
- 科舉:1232年(建中八年),陳朝開設太學生科(考進士),分出次第,以三甲定高低。1247年(天應政平十六年),科舉又設狀元、榜眼、探花三魁,以及開儒、佛、道三教科試。[11]
- 官學:1253年(元豐三年),設立「國學院」,講授四書五經,並設立講武堂練習武術。(學者戴可來據《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六癸丑陳太宗元豐三年條,指出「國學院」或為「國子院」之誤) [11]
- 對外關係
- 向宋稱臣
- 親征占城
- 抗擊蒙元
人物評價
- 越南陳朝陳裕宗皇帝曾寫了一首詩,來讚美太宗陳煚:「唐越開基兩太宗,彼稱貞觀我元豐,建成誅死安生在,廟號雖同德不同。」表示陳煚雖曾與兄弟陳柳有過節,但陳柳卻能保住性命及地位,代表陳太宗的道德高於唐太宗。[12]
- 越南封建時代史家,對陳煚基本上是抱正面評價。《大越史記全書》的編撰者認為他「寬仁大度,有帝王之量,所以能創業垂統,立紀張網。」但同時亦認為從叔陳守度居功不少,「陳家之制度偉矣,然規畫國事,皆陳守度所為」。不過,陳守度安排陳煚迎娶嫂子的做法,卻遭後黎朝初年史家潘孚先猛烈抨擊,說:「(陳煚)乃聽守度之邪謀,奪兄妻以為後,母乃斁彝倫,以啟淫亂之端乎!柳自是生嫌隙,敢於作亂,太宗養成其惡也。或謂太宗不殺兄仁矣。愚謂奪兄妻,其惡已彰,不殺兄,天理未滅耳,烏得謂之仁哉! 」 [13]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21頁
- ↑ 兩位福建晉江市安海鎮人曾是安南皇帝 .中國僑網.2013-08-31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09-310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14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16頁
- ↑ 6.0 6.1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40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28頁
- ↑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89-90頁
- ↑ 9.0 9.1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85頁
- ↑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85-86頁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陳仲金.越南史略,戴可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86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50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陳荊和編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1986:328-3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