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路,女,1989年從無錫市輔仁中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1998年獲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其後曾在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03年受聘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現已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9月,陳路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1]

人物經歷

1989年畢業於無錫輔仁高中,以全市高考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199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8年獲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開始,陳路受聘任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神經、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

2005年,33歲的旅美華裔女科學家陳路接到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基金主管的電話,祝賀她成為本年度惟一一位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華人科學家,2010年榮膺2010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從小就是「文理全才」

陳路老師告訴記者說陳路是八九屆(2)班的「全才」,並且很願意幫助別人,是班級里的「領頭羊」,同學們都很敬佩她。陳路在學校里一直是班長,工作能力,組織能力都很強,寫字很漂亮,學習很輕鬆。

雖然當初選的是理科,但是陳路的文學功底非常深厚,成績一直是班級第一名,高考的時候考了642分,是以一分之差屈居無錫高考總分第二名,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

陳路父母都在外地工作,陳路一直跟着外公外婆長大,是一個非常隨和的女孩。[1]

攜「諾獎」丈夫返母校

12月29日,輔仁高中校園內「大咖」雲集——5位取得傑出成就的輔仁校友蒞臨「輔仁大講堂」,重溫他們共同的母校情節,分享他們各自的成長成才之路,為全體輔仁學子規劃人生、拓展眼界、描摹夢想,可謂送上了一道道辭舊迎新的「人文大餐」。

輔仁1989屆校友、南加州大學神經學博士、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2005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陳路女士,攜其丈夫托馬斯•祖德霍夫——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以及她的三個孩子一起返回自己的母校,站上「輔仁講堂」,走進母校的省級生物課程基地,為輔仁學子帶來重量級的人生啟蒙課,與學弟學妹們展開精彩互動。

她的課堂靈動灑脫、不拘一格,在與輔仁學子妙趣橫生的問答互動中,將贈送給學子的人生寄語娓娓道來:

人生要把握「偶然機遇」——正是因為自己偶然選擇了輔仁,才遇到了激發她強烈學習興趣的優秀老師。之後偶然由物理轉向生物、再進入生物門類里的神經科學,每一次對於偶然的把握,正是自己倔強的堅持,才從偶然走向成長的必然,其背後是敢於自立、勇於拼搏的毅力與韌勁。

學習要重視「興趣培養」——不要讓學習把考試當成目標,所有的考試不過是學習的起點,我們應當在學習中尋找興趣,培養興趣,發展興趣,這樣才能避免讓人生成為一次痛苦的旅程。

成長要勇於突破「瓶頸效應」——任何人都會遭遇成長中的挫折。生活本身就如一盤棋局,不要去計較一時得失,要把因挫折到造成的「瓶頸」當成鍛煉自己性格的渠道,趨於完善的性格才是我們自己的「貴人」。

談到母校,陳路教授深情回憶道,她和輔仁的同學與老師一起親手創造了自己人生的希望。正是希望讓她躊躇滿志又心懷虔誠地邁出了人生重要的第一步;更在以後的歲月里,在遇到覺得克服不了的困難,過不去的坎時,在孤立無援之時,給予自己堅強面對的勇氣,和全力實現最好自己的智慧。[2]

個人生活

陳路的前夫包紹文(音)同為神經科學專家,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兼職助理教授(英文: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3]

2007年陳路與現任丈夫托馬斯·蘇德霍夫相識,並育有一對子女。[4]

2013年10月7日,現年57歲的斯坦福大學教授托馬斯·祖德霍夫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