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雁門關對中原來說,意味着什麼?

雁門關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雁門關

雁門關,是我古之雄關要塞,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天龍八部》中,蕭峰阻止契丹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入侵大宋,悲壯自盡的地方就在雁門關。 [1]

巍巍恆山,沿逶迤綿延,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恆山北依雁關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門關就築在雁門山脊。

雁門山,古稱句注山(勾注山、陘嶺),嶺西為西陘關,嶺東為東陘關。這裡群峰挺拔、山巒疊獻,霞舉雲飛,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

句注山是自然地理分界線,山南山北氣候、文化有差異,明憲宗時的兵部尚書王越賦詩云:「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六月雨過山頭雪,狂風遍地起黃沙。」

目錄

《山海經》

「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雁門,飛雁出於其門。」

雁門山群峰海拔1900米以上,周圍群峰挺拔,只有過雁峰兩旁道比較低矮的山峪。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由于山高風大,大雁不能從其他處飛過,只能在附近盤旋尋找通道,再列陣飛越,故名雁門。一座雄關拔地而起,正好坐落在這個山峪之上,即雁門關。即使在今天,我們也可欣賞到雁陣過關的奇景。如今雁門關已不是什麼邊關了,但地勢依然險峻,望之肅然。


《呂氏春秋》

「天下九塞,勾注其一。」遙望雁門關,山高不可攀。鳥飛青嶂低,人在白雲間。

秦滅六國後,設雁門郡,郡治在善無(今山西右玉縣南),範圍約為今山西大同、朔州、忻州部分區域。

雁門關位於今山西忻州代縣北句注山上,距代縣城區約20千米。

忻州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地處黃土高原東端,東部群山環抱;西部丘陵起伏,溝壑縱橫;中間有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由雲中山、恆山、五台山、繫舟山圍成,滹沱河及其支流縱貫其間,海拔為600米-1000米,面積約2642平方千米。

忻定盆地翼蔽晉陽,控帶雲朔,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柢三關(雁門、寧武、偏頭),咽喉全晉。忻州北部,扼雁門關,阻句注之險。

雁門關北通大同,南達太原,進可主遼闊草原,退可守千里關中,戰略地位顯赫。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的戰事達上千次,為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就「常居代、雁門」,抗擊匈奴;西漢初,韓王信反叛,勾結匈奴欲取太原,漢高祖劉邦親征,追擊至雁門關外,受困於白登山,即白登之圍。

漢文帝遣將發兵,屯勾注,治雁門之險,以阻匈奴南侵。

漢武帝大舉北伐匈奴前,也曾經略雁門,令衛青等逐步收復雁門關以北至陰山區域,將雁門郡打造成出擊匈奴的一個前進基地。

東漢末,代北之地漸成荒外,曹魏、西晉均以勾注為山西北部國防險阻。

南北朝後期,突厥稱雄塞北,常發兵逾勾注南侵,北齊、隋、唐初等深受其患。

唐朝李賀的《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936年(契丹天顯十一年、後唐末帝清泰三年),李從珂的姐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兵變,乞援於北方的契丹,將包括北京在內的燕雲十六州許諾給契丹,而且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稱契丹為父國。

937年(遼太宗天顯十二年、後唐末帝清泰三年閏十一月),石敬瑭引契丹兵南下,契丹國主耶律德光親自率軍至雁門 ,後唐未能扼險阻截,契丹騎兵大敗後唐軍。後唐末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帶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唐滅亡。

此後雁門山稱為後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對峙的前沿陣地。

北宋未能收復幽雲十六周,在山西方向只得經營太原為重鎮,以忻、代為據點,北阻雁門。

979年(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兵馬都部署,隨後多次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

986年(北宋太宗雍熙三年),兵分三路攻遼:曹彬、米信等率兵出雄州,以趨幽州;田重進率軍出定州,趨飛狐口;潘美、楊業等率軍出雁門,攻雲(今大同)、應(今應縣)諸州。由於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楊業陷入重圍,最後全軍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殉國。

明朝京師西北的長城有內外兩條線,以雁門、寧武、偏頭為外三關,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其中紫荊、倒馬與飛狐內外夾峙,忻、代與雁門為唇齒之勢。

雁門關有兩關四口十八隘,歷史上關址也是不斷變化的。明朝之前,舊雁門關在西陘關。明朝時,北部邊疆常受韃靼襲擾,為此設九邊重鎮,其中大同鎮、山西鎮二鎮均在晉北,肩負拱衛中原的重任。明朝在東陘關處新建雁門關,北口為廣武口,南口為南口。

雁門關由關城、瓮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牆高10米,周長約1公里。牆體以石座為底,內填夯土,外包磚身,牆垣上築有垛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