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雄風三型反艦導彈誤射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雄風三型反艦導彈誤射事件原圖鏈接來自 海疆在線 的圖片

雄風三型反艦導彈誤射事件是一起中華民國軍事事件,發生於2016年7月1日。中華民國海軍原先規劃在左營軍港水星碼頭內對500噸級金江號巡邏艦(ROCS PGG-610)進行年度甲類操演驗收,但在進行系統檢查時,艦上中士由於人為因素導致錯誤發射一枚雄風三型反艦導彈,最後導彈進入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的東南方海域,並追蹤貫穿一艘正於中華民國領海內作業的高雄籍漁船駕駛艙,造成船上人員一死三傷,導彈擊中之處在澎湖群島東側、距離台灣海峽中線僅有66海里之遠。對此,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梅家樹中將召開緊急記者會,初步認定誤射事件是因為人員違規操作所造成,並派遣直升機和船艦前往導彈墜落海域搜查殘骸,參謀總長嚴德發上將則親率國防部參謀本部專案小組、以及國防部副部長李喜明上將率部本部人員聯合南下高雄調查[1]

背景

雄風三型反艦導彈是中華民國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設計之初被用於針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母和航母戰鬥群。並且有「航母殺手」的稱呼。其中雄風三型反艦導彈對於敵方船艦目標有極佳穿透效果,且因速度達超音速的緣故而難以防禦;同時導彈的射程極遠,被認為可在台灣海峽上直接摧毀解放軍軍艦。

經過

2016年7月1日,隸屬中華民國海軍海軍131艦隊的500噸級金江號巡邏艦停泊在左營港計劃實施年度甲類操演驗收,上午6時40分所有艦上的雄風三型反艦導彈已分別接上「火線安全接頭」以備驗收時執行測試模式(非實彈射擊)。該艦左舷和右舷各配備兩枚雄三導彈,如果是訓練而非實戰,每個導彈要接上一條火線和一具模擬器。一艘船上有兩具模擬器,為因應甲操時測裁官臨場指定目標,該艦人員便為各在左、右舷的一、二號彈各裝了一具模擬器,但同樣各在左、右舷的三、四號彈就因為沒裝模擬器而變成真正待射的「熱彈」。上午8時10分左右,當時艦長林伯澤少校正在陸上的艦隊指揮部開會。在甲板上的官兵剛下船集合準備接受測驗官校閱,艦上只有射控士官長陳銘修、中士高嘉駿在戰情室。

當時陳銘修因從清晨5、6時許就在準備操演,口渴想要喝水,於是短暫離開了戰情室;高嘉駿獨自在戰情室,為熟練操作程序,隨意輸入座標。事後高嘉駿與陳銘修都向檢方供稱,要測試導彈裝置,需先把戰情室控制導彈發射的觸控螢幕轉為「作戰模式」,平日導彈射控系統都習於設定在「訓練模式」操作,由於觸控螢幕上「作戰模式」的說明字體很小且多達3、40行,而「作戰模式」文字只顯示在其中一行,高嘉駿一時緊張沒細看,還沒切換回「訓練模式」,就一路當作平常「訓練模式」復誦,並按完「檢查是否正常」、「設定目標」、「選擇導彈」等相關程序,最後在按下「允許發射」時,彈箱發出了蜂鳴聲警告旁人走避,但因艦上沒其他人,戰情室內又沒聽到蜂鳴聲,高嘉駿就再按下了「發射」。

由於高嘉駿一開始誤選了「雙彈」模式,其設定的假想目標又位於西北方,故發射系統自動選擇使用船艏向東靠泊的金江艦之左舷兩發導彈,其中一枚雄三導彈因裝有模擬器而不會發射,另一枚卻在上午8點15分(國家標準時間,但監視器時間為08:12)被誤射升空。由於被發射的導彈為戰備彈,因此缺乏能由外界強制自毀的裝置。導彈飛行約2分鐘後,其主動雷達在目標海域自行搜索目標,擊中了離虛擬目標點1.9海里的高雄籍漁船「翔利昇」號並貫穿駕駛艙,導彈重創船長黃文忠頭部造成他當場身亡,另有三人遭到濺射的金屬碎塊打中受傷;因漁船船身結構較弱,導彈直接穿過而未發生爆炸,並墜至左營港西北方40海里、澎湖東吉嶼東南方海域內。

中華民國海軍隨後派遣直升機和水面艦艇展開搜尋,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嚴德發上將也率領專案小組前往高雄調查。軍方也立刻通報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由後者負責處理後續海峽兩岸關係的問題。國防部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梅家樹中將之後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初步了解應該是操作人員未按照正常程序而造成誤射,並將在行政調查後追究相關責任。在傳出事發海域有漁船爆炸並造成人員傷亡的消息之後,辦案人員初步認定應與導彈誤擊無關,將進一步鑑定和調查。7月1日下午,國防部再次召開記者會,會上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少將證實導彈造成一死三傷,並對此表達十二萬分歉意,也要求海軍司令部全力做好慰問和相關協助事項,國防部不會推諉[2]

視頻

雄風三型反艦導彈誤射事件 相關視頻

台媒:雄風三導彈只要短短几秒就能將航母殲滅!
台灣雄風導彈「誤射」引發兩岸不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