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雪梅香·景蕭索

《雪梅香·景蕭索》

作品名稱: 《雪梅香·景蕭索》

創作年代: 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文學體裁:詞

作者:柳永

《雪梅香·景蕭索》[2]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作品。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其詞作以描寫旅況鄉愁和離情別恨為主要內容。《雪梅香》(景蕭索)一詞寫遊子的相思之情,在柳詞中雖屬雅詞,但是感情洋溢,明白如話,風格與其俚詞是一致的。詞中描寫一位客居他鄉的遊子,正當深秋薄暮時分,登上了江邊的水榭樓台,憑欄遠眺,觸景傷情,追憶過去的幸福時光,無限思念遠別的情人。

讀者不禁感嘆:若非親感身受的真實思想感情,怎能寫出如此披肝瀝膽,情重意濃的詞句!柳永終生落魄,懷才不遇,走馬章台,混跡青樓,過着「詩酒風流」的日子,是封建時代的真正的浪子。從其《樂章集》中諸多詩詞來看,他與妓女交好,不似那班輕薄子弟以玩弄女性為目的,而是極重感情,憐之,愛之,思之,念之,情深意篤,感人肺腑。這類作品不僅《雪梅香》一詞,它如《雨霖鈴》(寒蟬淒切)、《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等等,不勝枚舉。柳永的真情換來了同樣的真情。他因寫俚詞被統治者排擠出上流社會,下層社會的人們,尤其是妓女們卻喜愛他的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南宋葉夢得語),就是明證。柳永生前家無餘財,死後由幾個妓女合資才得以入殮成葬,這當可以看作是對柳永真誠的報答吧!

目錄

詩詞正文

譯文

在景色蕭索的秋天裡,我獨自登上高樓遙望萬里晴空。俯瞰四野,蒼涼的大地深深的觸動了我悲秋的情懷,這和當年宋玉因悲秋而寫《九辯》的心情應該是一樣的吧。秋天的漁市是那樣冷落寂寥碧煙裊裊;水村殘存的葉子在風霜中獵獵發紅。楚天分外遼闊一望無際,江水浸泡着尚未落盡的夕陽,浪打浪波濤翻滾。

憑欄臨風,我想起來遠方的佳人,離別的時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滿面,久鎖雙眉了吧。可惜當初,我們突然匆匆別離,有如雨雲消散,天各一方。當初種種的美好情態,萬般的和睦歡樂如今形同流水落花東飄西散,遙守天涯一方,望眼欲穿。難耐此恨無窮無盡,綿綿的相思縈繞在心間,我願把這份相思託付給遠行的大雁。

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東(今山西),曾為沙縣縣丞,在州郡頗有威信。父親柳宜,出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南唐滅亡後,柳宜供職北宋,任雷澤縣令,不久,改為費縣縣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於其父任所(984年,費縣)。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鄉,遊覽名勝中峰寺,作詩《題中峰寺》。柳永讀到《眉峰碧》,甚愛此詞,將它題寫在牆壁上,反覆琢磨。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嘗試為詞,作《巫山一段雲•六六真游洞》,歌頌家鄉風景武夷山,有「飄飄凌雲之意」。

表面上看,柳永對功名利祿不無鄙視,很有點叛逆精神。其實這只是失望之後的牢騷話,骨子裡還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魚水》中一方面說「浮名利,擬拚休。是非莫掛心頭。」另一方面卻又自我安慰說「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因此,他在科場初次失利後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戰科場。

柳永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還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景物風光,另有遊仙、詠史、詠物等題材。柳永發展了詞體,留存二百多首詞,所用詞調竟有一百五十個之多,並大部分為前所未見的、以舊腔改造或自製的新調,又十之七八為長調慢詞,對詞的解放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柳永還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他的詞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間口語寫作大量「俚詞」,下開金元曲。柳詞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於音樂美。他的詞不僅在當時流播極廣,對後世影響也十分深巨。[6]

視頻

中國文學——柳永情懷
宋詞十家之柳永

參考資料